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不断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断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19年05月20日 编辑:

今年5月19日是我国第29个全国助残日,我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有关法规、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记者从市残联获悉,截至今年3月底,我市已办理残疾人证的有57115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残疾人预防、康复、教育、就业和兜底保障等工作,不断增强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残疾预防和康复体系不断完善

自2010年7月1日起,《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我市高度重视《办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出台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部门工作文件达52件,涵盖了残疾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市发展大局,推动了我市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在残疾预防方面,我市建立了残疾报告和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了三级残疾预防机制,完善残疾预防政策与措施,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出台了《阳江市残疾儿童首报登记办法》《阳江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等,对0至14周岁首次诊断或发现的各类残疾儿童进行首报登记,全面启动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同时,强化地中海贫血预防、传染病预防与救治、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等,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残疾发生。

在残疾人康复方面,我市建立健全了医疗康复、康复训练、教育康复、辅助器具服务、社区康复“五位一体”的康复体系。同时,我市还健全了残疾人康复服务制度及经费保障机制,相继出台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辅助器具配发管理、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居家康复服务等制度,对0-6岁残疾儿童、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和住院治疗、居家康复等提供免费康复救助。

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逐步健全

我市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在普通学校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体系和建立特殊教育体系,普通学校设置随班就读资源室,配备专职资源教师,对残疾人实施15年免费教育。目前,市特殊教育学校已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江城、阳东、阳春、阳西已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已建成1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特殊教育幼儿园。

据了解,目前我市在校(园)残疾学生1214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437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407人,送教上门370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76%。全市在园残疾儿童233人,其中在普通幼儿园就读39人,在特教幼儿园就读194人。此外,我市还通过大力实施省“南粤扶残助学工程”、市级扶残助学工程等,不断扩大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

我市还逐步健全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特殊学校及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附设特殊班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5至10倍拨付,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按每年6000元拨付,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学杂费,优先资助6周岁以下残疾儿康复教育。同时,全面落实特教机构的教学人员的工资、福利、职称职务评聘等待遇,逐步建立起特殊教育支撑体系。

强化残疾人就业和兜底保障

为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我市采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推动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推进残疾人集中就业、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等,致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同时,强化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筑牢残疾人脱贫奔康基础。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705人;2017年起将52个镇(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全市44间社区康园中心安置了800多名残疾人就业;还支持盲人开办盲人按摩机构13间,扶持120名残疾人成功就业创业。去年,市政府批准并安排资金300万元,建设市残疾人创业孵化中心、市残疾人康园服务中心和市残疾人盲人按摩就业培训中心。

在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我市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2018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城镇650元/月、农村480元/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升到1980元/年·人和2640元/年·人。此外,从今年1月1日起,智力和精神残疾人不分级别全部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范围。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关华勋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还在残疾人托养、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危房改造、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共同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一主题 : “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健康舞展演在人民广场举行

下一主题 : 坚守岗位30余载,与林木为伴守护好青山绿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