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校园 - 驻村干部茹法坚探索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驻村干部茹法坚探索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19年06月18日 编辑: 黄勇

茹法坚(左)与贫困户在交流生猪养殖技术。陈子玲 摄

■ 本报记者/陈子玲

因得知国内多地出现非洲猪瘟疫情,贫困户黎运芳放心不下猪圈里的20多头猪,找到驻村干部茹法坚,想寻求他的帮助……市民政局副科长茹法坚驻村扶贫3年,从刚到村里不被理解到逐渐赢得村民的信任和尊敬,他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只有把工作做好,才能赢得群众信任,群众的信赖不断鞭策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近日,记者来到东风村,听茹法坚讲述驻村扶贫的故事……

加大政策宣传消除村民误解

2016年4月,茹法坚被派到阳春市马水镇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挂点的东风村下辖23个自然村,共有893户,总人口3536人,最初涉及贫困人口40户91人,村民以外出务工,种植水稻、花生、蔬菜等为主。

村里第一次来了驻村扶贫干部,这让村民感到新鲜、好奇,也有不少人认为扶贫是走流程、形式主义。茹法坚认为是宣传工作不到位,以致老百姓没有真正理解扶贫。于是他先从宣传工作做起,耐心地给群众解释扶贫政策,发放致村民公开信,围绕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大力宣传党的有关政策,精准扶贫脱贫宣传专栏制度上墙,做到家喻户晓。

扶贫工作,精准识别贫困户是第一步。茹法坚与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与村民聊家常,向他们解释扶贫政策,并针对不同家庭的情况出谋划策,想出实实在在的方法帮助他们,用实际行动说话。

确定贫困户、项目决策……每当有新的动作,村里都会公示出来。有的村民脱贫后,茹法坚和村干部一同做该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他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把帮扶机会让给其他人。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茹法坚和村干部打消了村民的疑虑,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大胆使用资金解决贫困户困难

东风村人数基数大,各自然村的村情不同、户况不同。经前期进村入户了解的情况,村里多次组织村两委召开会议并征求村民代表和贫困户的意见后,最后决定在贫困户原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户施策进行产业帮扶,扩大生产规模和后续跟踪。产业帮扶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有的干部在观望,不敢放开手干,导致扶贫资金闲置。

“如果怕这怕那,钱花不出去,不就背离了扶贫的初衷吗?”茹法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找到镇里有关领导,陈述自己对于扶贫工作的设想——帮助养殖户建猪圈、买猪苗、买饲料,扩大规模;鼓励学龄青年继续读书,掌握一门技术;入股光伏发电,让村民享受分红……茹法坚要使物尽其用,把每一分钱花到贫困户身上。

为了公平,茹法坚提议成立一个由扶贫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询价小组,结合扶贫干部的工作经验和村民的生活经验,每开展一个项目,询价小组都要多方问询,最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让资金得到高效使用。在大家努力下,黎运芳扩大养殖规模,从原来的几头猪增加到20多头;文化不高的贫困户曾计来学习模具加工掌握技术,现在已经当了师傅;收购商经常进村收购蔬菜、花生,村里的土地极少丢荒……村里的变化令人欣慰。

贴心干部认真工作获村民点赞

好的政策在于落实执行。茹法坚经常向局领导汇报帮扶动态并申请帮扶资金,局领导大力支持并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扶贫工作的坚强经济后盾。3年来,贫困户在产业帮扶、住房、医疗、教育等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根据贫困户意愿,2017年2月“东风村益康经济专业合作社”成立,累积申请资金逾百万元,投入推进产业扶贫。此外,教育扶贫,医疗、临时生活救助,危房改造,“寒冬送温暖”和送医送药下乡,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成效显著,切实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

茹法坚到东风村扶贫前,他也曾有过顾虑——父母年老体弱,儿子读二年级,他是家里的顶梁柱。驻村之初,村民的不理解让他情绪低落,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村民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与日俱增,走在村子里,村民会主动和他聊天,倾诉遇到的困难,聊聊生活的变化——谁找到了工作挣钱了,谁家丰收了,谁家猪仔卖出去了……生活琐事平凡普通,但是在茹法坚看来却无比温馨。作为新时期的扶贫干部,每次看到群众投来尊敬、信任的目光时,茹法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上一主题 : 玉林九旬老妪欲寻阳江亲人

下一主题 : 向中小学生普及暑假安全知识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