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3年02月28日 编辑:

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钟剑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日,我市召开了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吹响了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嘹亮号角。那么,如何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中,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让绿美阳江赋能高质量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建议,要重视抓好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阳江既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阳江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绿美阳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去年,阳江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时荣获“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荣誉称号,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5.1%,森林覆盖率达57.8%,森林蓄积量超3039万立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3.6平方米,阳江蓝、生态绿成为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可见,高质量发展与绿美阳江生态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因此,我们要准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任何时候都要算清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这笔“大账”,把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那些在主体功能区划分上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的地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划。要科学选准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的发展路子,决不能盲目地发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强节能减排,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二、发挥好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的“指挥棒”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一方面要发挥修复的“指挥棒”作用,以生态保护修复为牵引,编制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古树名木保护行动,打造程村湾万亩红树林示范区,营造和修复红树林2937亩,保护生物多样性;以营造绿美人居环境为抓手,实施市区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动工建设儿童公园,加快森林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新增城市碧道30公里,推动海陵岛打造绿美阳江示范区、创建和美海岛,全面提升绿美阳江生态品质。另一方面要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纲,健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考核体系和激励问责机制。”我们要建立体现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如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直性、完整性。要探索编制绿美阳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

三、健全完善并落实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在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只有使“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的局面得以改变,才能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同时,要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继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改革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绿色金融和绿色贸易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动财政政策的生态化调整,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此外,要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充分利用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和各级补助资金,拓宽政府投入渠道,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水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四、创新推动绿美阳江生态文明系统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绿美阳江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既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服务业,发展绿色产业;又要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同时,还要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跨区域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当前要重点紧盯“治源、抑尘、控车、禁烧”,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污染等深度治理,确保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超94%、PM2.5控制在21微克/立方米以下;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96.4%以上,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要坚持源头治理和系统治污,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计划,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净化农产品产地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为阳江实现高质量发展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五、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绿美阳江行动的监管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美阳江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对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但当前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制约了高质量发展进程。公众参与是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不可替代的力量。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绿美阳江生态建设主题知识“进机关、进乡镇、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六进”活动,加大绿美阳江教育培训力度、优化教育培训方式、丰富教育培训内容,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民众深刻认识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及重要性,自觉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全民支持和参与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良好氛围。特别是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绿美阳江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使绿美阳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公众参与和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及时准确公布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评价等环节,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只有实现包括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在内的主体多元化合作和监管模式转变,才能真正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建设绿美阳江的良好风气,更好地赋能阳江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阳江市人大常委会)

上一主题 : 市光明社工协会开办辅助性就业手工课堂 提升残疾人的动手能力

下一主题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统筹好几个关系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