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的新业态劳动者。他们没有单位,而是靠着手机不断响起接下的订单养家糊口。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2023年3月结束的调查显示,全国新业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0.9%。据我市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新业态劳动者已超3万人。
告别办公室,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业态劳动者穿街走巷,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实现个人的美好生活。与传统的上班族相比,新业态就业虽然时间自由,但同时也存在从业人员个体化、劳动关系复杂、就业不稳定等缺陷。“松散”的劳动关系背后,如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思索的课题。
■ 策划/许晓峰
■ 统筹/谭兴孚
■ 撰文/王雄基 朱俏施
■ 摄影/谭文强
↑林道康
1 收入不错,夫妻俩都当外卖骑手
“您好,有新的订单。”“五一”劳动节假期,顺丰同城急送的外卖骑手林道康没有给自己放假,而是抓住这个比平时更多订单的黄金时段赚钱。听到手机不断响起订单提示语音,林道康麻利地戴上头盔,骑着电动车汇入车流。
作为一名外卖“骑手”,一辆摩托车、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餐箱,就是林道康的全部劳动工具。每天的工作流程都是重复的三样:上线接单、线下取餐、开车送餐。最开心的时刻,是将外卖准时送到顾客手中,获得一个“五分好评”。
出生于1992年的林道康,曾经有过一份传统的职业——装修工人。工作不稳定,加上收入也不高,2021年,林道康注册账号,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尝试一段时间后,林道康发现这份工作时间灵活、收入也较为可观。“更关键的是,这一行不拖欠工资。” 林道康笑着说道。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麻烦取餐!”赶到送餐地点后,林道康看了一下手机,正是系统约定的配送时间,心里舒了一口气。回想起最初从事这份职业时,林道康还时常迷路。几年的熟能生巧,让林道康对送餐的市区城南片区了如指掌,如何最快到达目的地,连导航都不用看。
除了认路,摸透商家的“脾气”是外卖骑手另一项职业素养。摸准商家的出餐速度,便能算好出餐时间准时到达取餐,不然就会遇到白白在商家店里浪费时间的尴尬场面。靠着这些“秘诀”,林道康平均一天能跑上30多单,每月收入达7000元左右。
看着林道康干得还不错,林道康的妻子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兼职成为一名骑手,以增加家庭收入。每天早上8时许,林道康先出门接单,妻子把两个小孩送去上学后紧跟其后。傍晚,妻子提前收工把小孩接回家里,煮好晚饭等着林道康回家。晚饭后,妻子在家里陪小孩学习,林道康继续上线接单送餐。
一个月下来,两人能赚到1万多元,除了维持家里的支出,手头还能有点剩余。在他们看来,外卖跑单更加自在。相同的职业,让夫妻两人多了不少共同的话题。哪条路更好走、哪里的商家出单快、今天遇到了什么样的顾客……这些都是两人晚餐时常聊的话题。
→刘小变
2 生活不易,女闪送员连夜跨县区送件
与传统就业不同,新业态就业不需要面试,几乎没有工作门槛。这也是新业态行业吸引大量劳动者的原因之一,其中不乏女性的身影。2020年,32岁的刘小变从一名全职妈妈变成了一名闪送女骑手。“做骑手,不容易。做女骑手,更不容易。”刘小变评价道。
认路是刘小变成为一个合格骑手的第一关。在弟弟的手把手教学下,刘小变从一个连地图方向都不懂的“路痴”,学会使用手机导航,又每天拿着导航地图和实地进行比较,将一个个标志性的建筑,例如机关单位、酒店等地方作为参照物记入脑中,将自己变成一张活地图。
骑手的工作看起来不复杂,会骑车、会用手机软件,就能上路。实际上,这份工作也拼体力。刘小变介绍,市区有部分楼房没有安装电梯,这就意味着,如果送文件到这些小区,必须要爬楼。一次爬到11楼送文件的经历,让刘小变差点中暑。“上去时觉得还好,下来才感到又热又闷。”那天,她咬着牙完成了工作,实在爬不动了,就在楼道里歇一歇。
如果不是成为一名骑手,刘小变或许不会想到,自己能勇敢到独自骑摩托车从市区去海陵、阳春等地。跨县区送文件是一件苦差事,但每个月总会有几单。有一天晚上,她从市区的顾客手上取了一份快件送到海陵试验区,去的路上热热闹闹,回来时已是晚上10时许,公路上十分冷清,只有一阵阵海风呼呼吹过。刘小变内心害怕极了,只能一路哼着歌给自己壮胆。
虽然工作很重要,但刘小变心里还是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家里还有小朋友,就算是超时了,也一定要保障自己的安全,不要闯红灯。”刘小变说,她就职的平台没有和她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购买“五险一金”,唯一的保障就是每天完成首单后,公司会提示购买一份2元的保险,但保障时间很短。
谈到未来就业时,刘小变坦言,她不害怕会失去这份工作。从事闪送骑手的人越来越多导致每天抢到的订单减少,以及平台可能降低送单的薪酬导致收入“缩水”,才是刘小变更为关切的现实问题。
↓陈祖多
3 工伤转行,一辆小货车撑起一片天
没有活的时候,陈祖多习惯将他的小货车开到市区金山路与西平北路的交会路口,坐在车里耐心地等待雇主。货车上贴着显眼的“送货搬家”字样,即便如此,一年到头也等不来几单生意。
“坐在家里看电视还要用电呢,还不如到外面碰碰运气。”陈祖多这么宽慰自己。在路口等待雇主,对陈祖多来说聊胜于无,他更多的还是依靠熟客电话获取生意。
对陈祖多以及他的不少同行来说,货拉拉等线上平台的兴起抢走了太多生意。49岁的陈祖多也尝试着在平台注册账号,发现平台给的单价太低,自己干不来。从市区送一车货到平冈或阳东,他收140多元,而线上平台只能给到六七十元的单价,勉强平衡油钱。
“只有电车能拉线上平台的活。”陈祖多说。新能源货车和线上平台的联手降维打击,让陈祖多所在的油车货运司机群,从原先的300多人,一路降到现在的五六十人。
当初,陈祖多也是不得已才选择当一名货车司机。在2005年之前,陈祖多还是一名建筑工人,一次意外从工地的三楼摔到二楼后,陈祖多的腰受了伤,再也没法干重活。他思来想去,觉得当货车司机只需要坐着,于是花6万多元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现在的这辆货车,已经是他换的第三辆车。
这些年,陈祖多的收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从2009年的月收入七八千元,到现在的两三千元,这也是家庭的全部收入。陈祖多的妻子体弱没法工作,还需时常吃药。陈祖多想转行当保安,发现当保安也要保安员证。他的年龄也很尴尬,对小区保安来说岁数太大,对工厂保安来说岁数太小。“工厂都喜欢请退休年龄的老头看大门,每个月只要给2000元就够了。”陈祖多笑笑说。
靠着这辆小货车,虽然收入不高,但也给妻子撑起一个温饱的家。2005年转行时,陈祖多没有买黄牌的大货车,因为大货车跑长途,便无法在家。因为妻子无法照顾自己,对陈祖多来说,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时间回家做饭,照顾一直没有嫌弃他的妻子。
4 工会联合,新业态劳动者入会有福利
虽然是线上平台的受害者,作为货车司机,陈祖多依然属于官方定义的新业态劳动者“八大群体”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和保安员。
2021年,我市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根据工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新业态劳动者超过3万人。开展新业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之后,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目前实名认证会员就有9000多人。
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林良勇介绍,新业态劳动者中男性居多,货车司机大多在30岁以上,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则相对年轻。此外,海陵试验区还有不少网络主播,他们大多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商铺宣传,身份具有重叠性,但也属于新业态劳动者的范畴。
作为一个新兴的就业群体,新业态劳动者普遍存在就业灵活、身份变动快速等特点,但其中也有细微区别。林良勇介绍,如网约车司机一般是自行注册递交资料,与平台的关联较弱。外卖员、快递员则主要由第三方公司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身份相对固定。
“入会就送保额一万元的意外医疗险。”林良勇说,随着新业态行业的发展,工会政策也正向新业态劳动者倾斜,用普惠性的活动吸引劳动者入会。加入工会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探视、慰问、困难帮扶、法律帮助等福利。
在江城区城北街道金沙社区,金郊水果批发市场和金郊工业区的存在催生了一批货运司机群体,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在金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隔壁设立了专门的货运司机驿站。记者在驿站看到,驿站向外卖员、快递员、货运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免费WiFi、手机充电、应急医疗等服务,还有微波炉、冰箱等设备供劳动者免费使用。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设了20余处工会驿站,供户外工作的新业态劳动者歇脚。“下雨天有避雨的地方,冬天能喝上热水,还能给手机充电。”刘小变说,每次走进驿站,都会有家的感觉。
5
关系“松散”
劳动关系难确认
新业态下的就业潮虽然给劳动者更多的工作机会,但也导致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松散”,不少工作并不会给劳动者提供任何合同。相对传统的劳动关系,新业态行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管理更松散,工作时间和方式也更弹性化,“接单”计算报酬的方式则弱化了工资的特征。
3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的第6场全媒体直播访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对近日热议的外卖骑手“被个体户化”现象进行解读,表示“用人单位不能以劳动者注册个体户规避用工责任”。
4月28日,市中级法院发布十大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在林某与某供应链管理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的典型意义上,市中级法院提出,审理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应注意识别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切实维护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这些解读为司法实践回应新型用工模式中的新问题提供了生动范本。”广东赢信律师事务所周文靖律师介绍,虽然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但“外卖骑手被个体户化”案件的审理,为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然而,目前确立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是原劳动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周文靖介绍,该通知列举了劳动关系成立的多个情形,《劳动合同法》在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起至今,期间我国从PC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很多新的岗位、工种,其中包括新业态下的新岗位或者工种。目前国家尚未对应出台关于确立劳动关系的新法律、法规。在司法实践中,新业态用工当事人就劳动关系是否成立而引发争议屡见不鲜。
对于新业态行业下提供劳动的一方,当接受劳动的一方否认双方是劳动合同关系时,提供劳动的一方根据现有的规定,相对来说不容易确定劳动合同关系。周文靖提到,即使是通过走司法程序认定劳动合同关系,且不提司法程序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同的地区还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裁决结果。
周文靖表示,作为新业态劳动者,应更有证据意识,培养保留工作痕迹、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存在劳动关系的依据的习惯。当遇到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注册个体户并签订服务协议时,劳动者要谨慎应对,保存“被个体户化”的有关聊天记录、谈话录音等,以便发生劳动争议时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
记者手记
没有单位也没有同事,不用坐班也不用向领导交差,新业态工作看似时间自由,但在生活的重担下,不少新业态劳动者的工作强度不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低。新业态劳动者群体的壮大,让他们早已变成不可被忽视的群体。
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的成立,给“松散”的新业态劳动者一个歇息的组织。但更重要的,仍然是保障他们最基本的劳动权益。新业态的就业形式多种多样,遇到工伤、工资、试用期等纠纷时,如何判断劳动者和平台的劳动关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回顾过去,我国劳动法律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未来,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出台适应新业态就业的劳动法律规范体系,才能更“贴身”保障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
上一主题 : 一纸建言让城区交通更顺畅
下一主题 : 凝聚“红色力量”助力街区建设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