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图:冯洪深制作的柴烧葫芦摆件。
爱上身边的非遗
阳春市松柏镇新联村的扶提古窑,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发展,现在是阳江唯一仍在烧制使用的柴火手工窑,也是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代表性项目。近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扶提古窑陶瓷古法烧制技艺传承人冯君文微笑着招呼我们说,当天刚好是古窑里陶制品出窑的日子,要带我们一起进去见识一下。
■ 文/图 阳江日报记者 李宗君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古老的柴烧制陶,要用木材火烧几天几夜,这期间窑内温度要一直保持在1000-1300度。烧窑期间,师傅们是分成日夜两批,一刻不离地守着窑口,不断添加木材保持火力平衡,这样的出品才能够火候,才会有“陶”气。然而柴窑不同于现在的电窑,有太多的不确定,有时候还会很“淘气”。“一窑价值几万元的产品,谁也无法保证能烧成什么样子,如果能有三分之二完美就赚了。”冯君文感叹道。
待窑口停火后,还要等它慢慢降温三五天,达到日常温度了,才能将烧好的陶器取出来。当日,正好就是可以出窑的大好日子。我们钻进不够一人高的古窑里,只见半月形的窑洞四壁,原本应是泥土本色的窑砖,在经久岁月的高温熔烧下,已经形成一层厚厚的釉面,五彩斑斓闪着质朴的光芒,自带一种古拙美。打开电灯照亮古窑最底部的茶壶和茶杯,看到有几件精品出窑,冯君文高兴地说:“你看,这个茶壶已经窑变了,这在市场上能卖大价钱。”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柴烧陶器的最大魅力就在于窑变。所谓的窑变,就是烧出来出人意料的色泽和痕迹,有高火打造的沧桑,有灰烬点染的浪漫。
大图:冯君文坚持纯手工制陶。
几度梦回 初心不改
相传数百年前有位叫冯日秀的老太爷,带着一身好手艺,从鹤山迁建阳春长岗岭扶提垌,看中的就是这片山岭的泥质细腻幼滑,制出的陶器牢固耐用。手工制陶技艺传到冯君文手里,已经是第十六代了。
13岁那年,冯君文便跟在爷爷和父亲身边当学徒,苦练手艺。“瓷土粉碎、过筛,釉料配制,制坯,上釉,装窑,烧窑……什么都干。”从头学到尾,睁眼闭眼都是陶瓷,他却不觉得苦。“除了大冬天拉坯上釉冷点儿,出北风时手裂开几道口难受点。”冯君文说,受这些苦都不算什么,让他难过的是延续了数百年的扶提窑火,到了他手上曾经停烧过。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便宜的塑料制品、玻璃制品以及耐用的不锈钢制品的普及,陶制品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最终曾经带动周边几个村兴起二十几个窑口的制陶技术戛然而止,全部窑口都关停了,滋养着几代人的传统手工艺仿佛一夜之间就混不到饭吃了。“没办法,我也把家中古窑口封了,带着家人去佛山打工。”冯君文回忆道。
人离开了松柏扶提,心却还留在家乡。“好几次做梦,都以为自己还在家里烧窑。”最终让冯君文下定决心回到故乡重拾手艺的,也是一场梦。“那天我梦到了爷爷,他叫我一定要回去把古窑好好做下去,祖传的烧陶手艺不能断在我的手上。”几度梦回,初心不改。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冯君文回到了老家,冷清了几年的古窑口又火热了起来。令人欣慰的是,冯君文的儿子冯洪深逐渐读懂了父亲的苦心,回来接班成为了陶瓷烧制技艺第十七代传人。
古窑瓷韵 走进万家
冯洪深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市场。他多次去景德镇,佛山等地,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理念,把现代审美融入传统技艺,力求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如今冯洪深的弟弟作为技术骨干也回到作坊,父子三人共同管理扩大后的扶提陶瓷厂。同时,他们也尝试着在制作陶器的过程加入半机械化,比如制泥、成形,减轻传统手工的劳动强度,加快成品的速度。但从制作到成品的二十多道工序,淘泥、拉坯、印坯、上釉、烧窑等,自始至终都要一丝不苟,一道工序都不能少,始终保留着传统成品特色。“机械化生产永远不能也不会取代传统技艺,因为每一件手工艺术品都融入了创作者的灵魂和心血。”冯洪深这样说。
现在扶提古窑有十多个人来帮忙做陶器,一般是做缸、煲、盆、砵、烟筒、茶具茶杯,但大型的水缸和瓮还是要靠他和父亲来做。经过几年的改进和研发,现在产品的销量不错,逐年都有递增。在扶提陶瓷厂的二楼展厅里,增加了不同花色、品种、釉色、造型的工艺陶瓷,其中不乏“爆款”。“比如这款陶瓷葫芦摆件,好看又有意义,收藏的人就很多。”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依托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根基加以创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冯洪深还在厂里打造了学生陶艺研学基地,让年轻人在体验传统技艺的同时,感受古陶技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怀揣着父辈历经沉浮后仍然不灭的雄心,冯洪深说回来传承靠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如何打开市场,真正让古窑陶瓷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这才是我们这代非遗传承人要去思考、要去做的事。”
上一主题 : 博物馆进校园传统文化润童心
下一主题 : 广东百户“最美家庭”名单公布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