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中心小学教师陈仕宽与学生进行交流。市教育局供图
■ 阳江日报记者/张影
通讯员/魏振腾
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省教育厅向从教20年以上乡村教师颁发纪念证书。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共有3896名乡村教师获此荣誉。他们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悔地守望着乡村教育,用爱耕耘、用心奉献,如点点星光,照亮农村孩子的梦想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根往土里扎
“留在需要我的地方”
“山村的孩子更需要我,留在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心里踏实。”扎根乡村小学27年的阳春市陂面镇中心小学教师蔡名飘如是说。
1996年6月,蔡名飘从阳江师范毕业,彼时在珠三角定居的姐弟多次邀请他到珠三角工作。面对发达地区优越的条件,他也曾动摇过,但转念一想“我努力学习是为了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如果能尽己之力让家乡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不是更有意义吗!”最后蔡名飘决定留在陂面,这一留就是27年。
“我这一辈子虽然清贫平淡,但看着一批批山里的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看着年轻一代有志青年返乡创业,看着家乡越来越美,我的内心无比丰盈。”陂面镇是山区镇,工作、生活环境自然是比不上大城市,但蔡名飘说他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与蔡名飘一样,从未动摇过乡村教育初心的,还有陈小飞。1996年,陈小飞中师一毕业,便回到家乡阳东区雅韶镇,进入津浦小学任教。
“宿舍是瓦房,只要刮一阵风,屋内就会沙沙作响,留下一层沙尘。每逢下雨,办公室通往教室的路都会变得泥泞不堪。”谈起初入学校时的环境,陈小飞至今仍历历在目。尽管如此,她没有退缩,而是以校为家,主动承担起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2013年,碰上“创强并校”的热潮,陈小飞依依不舍地告别相处了17年的同事,到雅韶镇中心小学工作,这一干又是十年。其中,2019年因工作需要她被安排到南华实验学校轮岗,同事们都认为,城里的条件优渥,她肯定是不会回来了,但在一年之后的开学会议上大家又见到了她。“听说我们学校缺语文老师,所以就主动申请回来了。”
使命扛肩上
倾心呵护孩子成长
扎根乡村,一代代乡村教师怀揣着责任感,倾注满腔热血铺就孩子们成长成才路。
“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爱孩子,才能全身心扑到教育事业上。”先后在江城区埠场镇秋塘小学(已撤并)和埠场镇中心小学任教的陈仕仙说,25年来,她坚守乡村教育一线,从未想过离开,她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孩子们待在一起。
陈仕仙的学生小律父母离异,父亲长年外出打工,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因缺少家庭关爱,小律脾气暴躁,经常和同学打架,甚至顶撞老师。
利用周末家访,给小律父亲及爷爷奶奶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与科任教师达成共识,课堂上多关注小律,增强他学习的信心;在班级活动中,有意安排优秀学生和小律交心、做朋友……为了帮助小律,陈老师为他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
慢慢地,小律逐步融入集体,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如今小律已经高中毕业,正在部队接受训练,准备为国家效力。”陈仕仙自豪地说。
“只有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和我们一样平等的个体,才能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孙小花在乡镇学校从教21年,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半夜带着住宿学生去镇医院看病,夜里联系不到家长,她只能一个人背着学生穿梭在医院走廊。
2020年,孙小花转岗到了阳东区培智学校。面对部分学生不会穿衣吃饭、不会表达等情况,她没有退缩,而是用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生活自理技能。“我要不断深入解读特殊孩子的成长密码,坚守爱的教育,陪伴学生健康阳光成长。”她坚定地说。
“作为老师,对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阳春市春湾中学教师伍诺从教24年来,始终牢记曾在乡村小学任教42年的老父亲说的话。每学期伍诺都会把留守、孤儿、单亲、离异等学生情况整理好台账,利用周末深入到村里家访。
锤炼硬本领
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聚焦乡村教育短板,在深耕乡村教育的岁月里,老师们积极探索实践,为乡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阳西县上洋镇中心小学教师陈凤喜,在21年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荣获市小学数学说课比赛一等奖、阳西县教育系统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
不仅如此,陈凤喜还立足工作实际,发挥在新课改实践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每期外出学习回来她都会给全校教师上汇报课、示范课,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开展教育科研,带领老师们从课题小白变成了小能手,不仅促使老师专业能力提升,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好的教育。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海陵中心小学教师陈仕宽从教24年,一直潜心钻研教材教法,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研究与积淀,逐渐形成“亲切、有趣、高效”的教学风格。
为了使课堂扎实有效,陈仕宽坚持将每篇课文读了又读,每课教案改了又改,力求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以便更好地启迪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多年来她所任教的班级语文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获市、区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