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众志成城战暴雨齐心协力护家园

众志成城战暴雨齐心协力护家园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3年09月10日 编辑:

我市全力以赴应对强降雨筑牢防汛“安全网”

   

阳江日报记者/王静  费先霞

9月8日至9日,阳江普降大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面对此轮极端性强降雨,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防总关于近期强降雨工作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全力筑牢防汛“安全网”,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雨为令  

周密部署严阵以待

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和季风影响,9月8日8时至9日8时,我市面平均雨量191.9毫米,101个站点录得雨量100至250毫米,250毫米以上的雨量站5个。其中,最大小时降雨量为阳西县溪头镇白土圩站113.5毫米(8日21时至22时)。截至9日8时,全市3宗中型水库超汛限,小型水库有28宗超汛限。

据气象部门介绍,本次强降雨具有累积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短时雨势强特点,属极端性强降雨。

根据防汛形势,9月8日晚间,阳春市、阳西县多镇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三防指挥部于9日0时将防汛IV级应急响应提升为III级。阳春市于9日1时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雨声就是哨声,汛情就是命令。市委、市政府把强降雨防御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一场争分夺秒的防汛抢险攻坚战全面打响。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研判形势、分析局面,第一时间安排调度,对防汛工作进行部署,市四套班子成员分别深入挂点联系的县(市、区)、镇(街道)督导防汛工作。我市多次召开强降雨防御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雨情汛情,制定应急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有序开展转移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全市防汛抢险工作有力、有效、有序进行。

闻“汛”而动

凝聚防汛强大合力

防灾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部署推进防汛工作,严格落实暴雨预警双重“叫应”机制,确保发现风险有预警,发出预警有措施,落实措施有效果,形成“一盘棋”,凝聚起防汛抗汛的强大合力。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预警强化值守。气象、水文、水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工情变化,及时发布暴雨和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做好风情、雨情、灾情的上传下达。消防、公安民警等枕戈待旦,随时奔赴各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突出科学应对精准施策,抓好重点区域防御。全市派出3600多人次,加强对各类水利工程的加密巡查,科学做好水工程调度,在水库、水闸的联合调度下,确保水库和河流上下游安全,减轻河道防洪压力。全市出动巡查与抢险人员666人次,加强城市内涝排涝工作,提前安排人员做好下水管道疏排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阳春市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出动抢险救援力量5200人次,做好转移疏散群众、修通道路等工作。江城区按照“八个再查一遍”的要求,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落实管控措施,安全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并对河堤路漠阳桥周边进行临时交通管制,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生命至上

安全转移危险区域人员

在防汛抢险这场大战大考中,各地各部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党员干部在抢险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紧急救援和安全转移群众,演绎着一幕幕温暖感人的场景。

9月8日晚,一辆信宜开往广州的列车因天气原因滞留阳春市三甲镇。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筹集物资,组织镇干部冒雨送到乘客手中。当晚,共有三列途经阳春市的火车暂时停靠,9日凌晨已全部安全离开。

在潭水镇凤来村委会大田头自然村狭小的巷道,消防员蹚着齐腰深水逐户搜寻受困群众,以塑料盆为“舟”,将老人一个个“运”至冲锋舟上,安全转移7名受困老人。为劝阻已安全转移的群众返回受淹村庄,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冒雨轮流在村口值守,从早上7点守到晚上9点。

在江城区白沙街道地美村、白沙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当起了“防汛队长”,带领村干部奋战10多个小时,安全转移数十名被困人员……

党心民心浇筑的一道道防线坚固挺立。截至9日17时,全市共转移危险区域人员6697人。

记者从市三防办获悉,目前山区土壤含水量饱和,地质灾害隐患未完全消除。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切实做好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防御措施。组织人员深入灾区,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工及灾民安置救济工作,抢修因暴雨洪水受损的交通道路等设施。

high_wm (3)

白沙街道专职消防队的消防员在地美村转移受困群众。 李向东 摄

上一主题 : 执炬奔跑,梦想生生不息

下一主题 : 【公益广告】教师节主题丨“感人瞬间”微视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