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延边一女生为避免无效社交,在朋友圈发文称:不参与普通同学随礼。此新闻一出,“整顿份子钱”立刻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感叹:“不愧是00后啊!”所谓份子钱,也叫礼金,是指参加宴请时客人封给主人家的红包。过去生活不富裕,婚丧嫁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凑份子”帮助主人家完成仪式,本质上是一种“众筹”。随着时代发展,如今份子钱被保留成为一种传统风俗,成为人情往来的纽带。但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份子钱也水涨船高,成为“沉重”的人情包袱。
■ 阳江日报记者/肖宇琪
份子钱让年轻人疲于应对
不同地区随的份子钱金额不同。记者了解到,在阳江无论红白喜事,份子钱通常是300元或500元,关系亲密则无上限;在深圳,份子钱多为600元或800元;而在北方地区,则视亲疏关系封500元、1000元、2000元不等。怎么随礼也有不少的讲究,比如金额谐音寓意上的忌讳,不同地区还有对单数和双数的好恶,还要讲求“对等原则”和“礼尚往来”……说是一门学问也不为过。
“一过年我就发愁,交情不远不近的人发来请柬,这样的‘红色炸弹’压力真的特别大,有时候一个春节随礼钱就要2000元到3000元,特别头疼。”32岁未婚青年小林诉说着份子钱对她造成的困扰。
记者从身边朋友了解到,抱有小林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一到国庆节或年末,嫁娶、乔迁的请柬便接踵而至,90后小陈刚参加工作不久,她无奈地说,这才12月上旬,就已经收到三场喜宴的请柬。“其中一位邀请我赴宴的朋友,多年不见了,日常几乎没有联系。”小陈认为,份子钱可以有,但人情价格虚高,次数多了也是不小的经济压力。
“为什么不选择回绝或是送上祝福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小陈表示,一方面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拒绝,就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朋友,她人不到礼金也会到;另一方面觉得只送祝福,对方会认为没有诚意。
近年来,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前些年100元、200元的份子钱已经有些“拿不出手”,短短数年间份子钱便翻了好几倍。“红包里的金额仿佛成为了感情到位的物质体现。”00后小孙表示,不但份子钱数额水涨船高,名目也越来越多,如乔迁宴、满月礼、升学礼、红白事、孩子生日等越来越多的随礼场景,让他这种收入有限的年轻人疲于应对。
不随礼并非拒绝“人情味”
随着传统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份子钱有了不同的理解与态度。在高楼林立间长大的新一代,对远亲近邻并没有老一辈那般深切的情怀,也脱离传统的熟人社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主,份子钱不再是维系人情的根本。
80后小黄最近和她丈夫因为份子钱起了争执。“一个关系还算亲近的同事结婚,我本来打算按照一贯的‘原则’随500元礼金,但我丈夫不同意。”小黄解释说,他认为那位同事家境优渥,且举办婚宴的酒店档次不低,只随500元会被嘲笑太小气。最终,小黄和她丈夫出席了婚宴,随了800元礼金。
面对类似的“情感劫持”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份子钱说不。有的和朋友约定“互免”,有的对“请柬刺客”置之不理,有的对别人的邀约委婉拒绝,有的开始举办不需要随礼的婚礼。
在深圳工作的阳江人小敏去年结婚了,她结婚时没有收礼金,还退回了所有朋友的份子钱,只收下了大家的祝福。她说,比起礼金,更希望收到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例如她曾收到过手写的不同字体的百喜图,喻意“百喜无忧”,她每次看到这件礼物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23岁的市民小李上个月收到了前同事群发的婚礼请柬,为此她选择送上真挚的祝福,没有参加婚礼,也没有发红包祝贺。她坦言,反正以后不会有交集,没有必要用份子钱增添联络,也不指望这份人情会在未来给予自己帮助。
采访中,越来越多的人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比起份子钱的面子,更重要的还是情谊的里子,不管随礼的是不是金钱,只要是真心且不造成负担的,就是最好的祝福。65岁的市民张女士上周日参加了侄子的婚礼,她封了5000元的礼金交给新人的父母。她说,去年新家乔迁,对方也给了不少的礼金。所以一直以来她的家族中都有传统,亲戚之间无论谁办好事,都会支持一下,以礼金的方式帮忙分担昂贵的费用。
礼金随多随少应由心而发
阳江民俗学者冯峥认为,礼金的书面语言叫“份子钱”,阳江则叫“插花”,土音说成“拆花”,送现金为礼品叫“封插花”。这种说法源于清朝官场的“顶戴花翎”,清朝官员那顶漏斗形的官帽子,尖顶上有一粒宝石,叫“顶戴”,帽顶背后插一根孔雀毛,叫“花翎”。官阶级别不同,这宝石和花翎也不同,升官时,就会换插一根更高级的“花翎”。因此“插花”也就成了“升官发财”的寓意。
农耕时代,亲朋好友的“贺礼”,实质是经济上的帮助和支持。到了商品社会,份子钱却渐渐变味,变成了炫富摆阔、乘机敛财的机会。从客观的角度看,份子钱作为一种传统风俗,从明朝便流传至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起着社交维护的作用,短时间内并不会退出时代的舞台。对于注重仪式的上一辈而言,互送礼金蕴含着很多深厚的情谊与祝福,除了本身这几百元的价值,更重要的还是吉祥的寓意和情感的链接。
从小在江门生活的小美如今在阳江工作,对比不同的封礼习俗,她表示,在江门,份子钱通常封200元/人,有所不同的是,主人家会从客人封的红包中抽出一半作为回礼,表示对客人的谢意。而在广东某些地区,主人家在接到客人的红包时,会摸一摸或者折个角,表示收到了祝福,随后就直接退还,既讲求有来有回的好意头,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礼节与热情好客之道。
冯峥认为,份子钱或许不会消失,依然在人际交往中延续着它所承载的社会作用。但是,年轻人也可以筛选自己的社交圈,做财富的主人,是否随礼、随多少都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让份子钱由心而发,回归到情谊与祝福本源,不要让它沦落成道德的绑架。
民 声
高额礼金让“人情”变味
肖宇琪
份子钱之所以引发热议,并非它等同于不良风俗,而是一些关于份子钱的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社会现象在互联网发酵,这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高额礼金让人无力承受”“不好意思拒绝的付费社交”……在网友们数不清的怨声载道中,我们提炼出的关键词是“人情”和“面子”。
在熟人社会的运作中,人情和面子不仅是交往的法则,背后也时有利益的交换,这是千百年来社会生态中的一面。但在这场关于“份子钱”热议的潮涌中,以“0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展现出了不俗的面貌,面对“付费社交”,他们勇于拒绝,不被世俗价值观绑架,反对过度消费和婚庆奢靡,提倡份子钱应承载真诚的祝福与美好的情谊。这也体现出年轻人消费观的改变,比起短暂的满足与虚荣心的较劲,他们更愿意把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
份子钱不是“洪水猛兽”,“人情”也不应该成为贬义词。理性看待份子钱,我们应认可它存在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对于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希望大家能勇敢说“不”,也可以适当创新礼尚往来的形式,这样不会因经济窘迫而困苦,也不会为如何还礼而焦虑。
上一主题 : 入学花钱“走关系”结果被骗19万元,民警提醒
下一主题 : 我市加快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