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陆海丝路同频共振

陆海丝路同频共振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3年12月15日 编辑:

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科研机构、高校专家学者齐聚海陵岛


阳江日报记者/曾宇萍  张 影   张  莹

2023年是“南海I号”全面保护发掘工作启动十周年,也是“南海I号”主体工作由考古发掘转为文物保护与研究的一年。在这承前启后的时刻,12月14日,“南海Ⅰ号”闪耀“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海陵岛举行。来自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互之道”——东西互鉴、陆海互鉴、文旅互融主题各抒己见,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陆海丝绸之路互学共建、文商旅互融发展。

交流互鉴共谋发展

“在一本海外出版的海洋学书里,‘南海I号’被称为中国‘水下兵马俑’,足见其地位,未来更可期。”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副馆长李培峯表示,“南海I号”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出水的文物,还代表了中国整个水下考古的过程,希望大家可以将“南海I号”文化遗产价值推介出去。

福建博物院副院长、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馆长楼建龙表示,无论是广东、福建还是浙江、辽宁,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海上丝绸之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和广东在水下考古、海陆交通体系研究等方面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与广东海丝馆有众多相似之处,都有一艘满载着历史的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术部主任、研究馆员王丽明表示,泉州湾宋代海船完成了海外贸易满载着货物回来,“南海I号”则满载着货物出去进行海外贸易,两艘船像“姐妹”一样“互补”,见证了中国悠久的海洋文明。两个博物馆相互促进,在造船史、航海史、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以及合作的空间。

敦煌研究院代表、副研究馆员程博表示,陆海丝绸之路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和文化面貌,陆海互鉴更能拓展丝路文化内涵,对提升丝路遗产面貌等方面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陆海丝绸之路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和文化面貌。研讨会期间,多家博物馆带来各自文创精品,与大家同台展示。这是陆上敦煌与“海上敦煌”首次同台互鉴。其中,敦煌研究院带来的文创精品《鹿王本生图》画卷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壁画《鹿王本生图》,是关于九色鹿故事的横幅长卷式连环画,数字化高仿真打印。

“南海I号”船体采用全新支护方式

按照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的《“南海I号”沉船总体保护方案》,未来20年,“南海Ⅰ号”船体及出水文物将获得国家专项保护经费4.57亿元。而在明年,陪伴“南海I号”17年的沉箱也将退出历史舞台,以另一种方式在博物馆活化展示。“南海I号”将采用全新的支护方式,观众将能够720度一睹“南海I号”船体的真容。

如何用全新的支护方式更好地保护“南海I号”船体,这是业界专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沈大娲提出,保持船体结构的稳定性是前提,一方面通过更换新的支撑托架来减少船的变形,另一方面要做好木材的保护,做好脱水干燥工作,此外还要尽最大努力解决好木质文物中铁质沉积物的问题,保证船体长期稳定地保存。

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

广东海丝馆馆长冯兆发表示,广东海丝馆将以“南海I号”文物全部发掘完成为契机,加强文物研究阐释,以现代化展览方式满足公众的需要。加强研学和文创产品研发,与文物原产地、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共建海丝文化,让文物“活起来”。 同时发挥同行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让“南海I号”文物“走出去”。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副教授张文婷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活态传播的路径,即通过公共考古、科教协同的方式,让公众了解体验考古研究的过程,认识海丝文化的价值,从而调动公众主动参与考古文化阐释与持续性传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全息投影、数字交互、3D打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建模、渲染、展示和体验,让大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海丝文化遗产的魅力,共叙海丝情谊。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理事长、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副馆长陈邵峰表示,海陵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南海I号”则拥有非常丰富的考古文物资源,要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目前,“南海I号”保护进入新的阶段,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可以把展览的提升、研学教育的开展以及整体的配套服务都整合起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high_wm (20)

专家学者在学术沙龙参加主题交流。 梁文栋 摄

上一主题 : 《海丝漫卷》首发 海丝主题瓷板画亮相广东海丝馆

下一主题 : 信任让医患携手战胜病魔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