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热线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市政府热线服务中心话务员在接听市民的诉求电话。谭兴孚摄
阳江日报记者/谭兴孚
3月4日,由省妇联主办的广东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大会暨“高质量发展 巾帼在行动”事迹分享会在广州举行,为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颁奖,表彰了第十三届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2023年度广东省三八红旗手(集体)。阳江市政府热线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成为全省6个获此荣誉的单位之一,也是我市唯一获奖单位。
阳江12345热线开通至今刚好10年,已累计受理各类民生诉求超223万件。十年间,热线话务座席由20个增至44个,话务员由16名增至53名(女性51人),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善良、热情、细腻,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连心桥”,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24小时无休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是阳江12345热线话务员对待每一位来电群众的工作态度,她们秉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宗旨,听取民意、倾听民需,始终保持热心、耐心、细心,7×24小时全天候在线为群众提供办事咨询、消费维权申诉、经济行为违法举报、效能投诉、民生服务、惠企服务、非紧急救助等服务。
黄惠娜是阳江12345热线开通后的第一批话务员,工作十年的她已经记不清接过多少个电话。她说,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投诉人催办疑难诉求,这些疑难诉求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调处理,她一边要和投诉人解释清楚情况,一边要与多个部门积极沟通,建议部门尽快处理。如需现场核实情况处理的,还要提请热线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单,共同商议疑难问题解决方案。
黄惠娜认为,作为一名话务员,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倾听市民的诉求,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帮助市民解决问题。不仅要熟悉业务上的知识,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对待不同类型的群众,要学会灵活地运用话务技巧,以便更好更快更准确地解决市民的诉求。
冯诗琼在热线工作也有7年,她的最长一次通话记录是接近3个小时。她说,她曾接到一个消费维权的诉求,投诉人“噼里啪啦”一通诉说,甚至咆哮,还不时“爆粗口”,“宣泄式”地不断重复诉说,就是不肯挂电话。冯诗琼只能耐心安抚,并不时引导对方说出一些关键、有用的信息。接完这通电话,冯诗琼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
“日常接诉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受到投诉人的埋怨,造成一些工作压力。” 冯诗琼说,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团队的话务组长以及培训师会积极帮助她们调理好自身的情绪,集体互帮互助的暖心行为给了冯诗琼继续前行的动力。
十年如一日
锚定“民生实事,推动发展”
为切实把惠民心、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阳江12345热线紧扣“十件民生实事”重要任务,持续更新利企便民新举措,围绕“接诉即办”这个核心,聚焦企业群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办好企业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多年来,她们走访基层 121 次,解决争议诉求918宗;召开联席会议82次,解决疑难诉求644宗;提级督办3次,解决重点诉求128宗。
在跟进农民工讨薪类诉求时,她们总是耐心倾听、细心安抚,多次联系市住建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健局及各辖区有关部门,转达、督促各级各部门及时做好调解工作,尽快为群众追回薪酬。并主动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探讨根治办法,助推《阳江市源头治理欠薪问题实施方案》落实,推动实现欠薪苗头消除在企业,欠薪隐患化解在基层。
在处理餐饮业预付卡消费难、退费难投诉举报问题上,她们积极协调,仔细查找相关法律条文、职责清单,认真询问有关部门业务骨干、律师顾问,汇总、整理专项材料,召开阳江市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专责小组工作会议,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会同阳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专责小组成员、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及12345 热线群众监督员,专题研究,明确涉及餐饮业预付卡消费难、退费难类型诉求的部门责任及分工,实现从受理“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
2023年,阳江12345热线的总话务量超32万宗,较成立之初,涨幅超340%,群众满意度从92.01%提升至97.8%,诉求办结率达99.8%。获得各级荣誉称号13个,群众致电表扬1122宗,收到致谢锦旗5面。
十年来,12345热线不断发展壮大,机制体制不断革新完善,政务服务质效不断优化提升,累计受理各类民生诉求超223万件,电话接通率、诉求办结率、群众满意度稳步攀升,成为市委、市政府联系企业、群众的“连心桥”。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谢莲表示,下一步,市政府热线服务中心将以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为新起点,紧紧围绕数字政府2.0建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线,聚力推进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的《阳江市12345热线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发挥数字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大治理、大协同优势,通过“一张网、一平台、一清单、一机制+N个应用场景”,构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全市统一民生诉求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创新基层治理和管理模式,促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阳江市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贡献政数巾帼力量。
上一主题 : 广东命名第十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
下一主题 : 漠阳大地绽放着基层“她”力量
2025-03-25
2024-12-06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