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文艺润泽让农村娃“眼里有光”

文艺润泽让农村娃“眼里有光”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4年05月13日 编辑:

阳西县有所流动的“乡村公益文艺学校”——

high_wm (15)

塘口镇中心小学,舞蹈老师给学生们指导舞蹈动作。 宋福亮 摄

阳江日报记者/ 张影  关雯静

初夏时节,阳西县塘口镇中心小学的舞蹈教室内,20余名学生扎着丸子头,手持道具伴着音乐翩翩起舞;一旁的舞蹈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学生表演中的不足之处,手把手进行指导。

这是阳西县“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的一幕,师生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舞蹈《敲响布瓦的春天》,准备在“六一”文艺汇演上亮相。

阳西县“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是县政协、县委宣传部积极推动的教育公益项目,由县文联、县教育局组织县书协、舞协、音协等12家文艺协会,免费送书法、舞蹈等文艺课程到各乡村学校,点亮乡村孩子的文艺梦。

作为在全省率先探索创办的规模化长效化教育公益项目,经过2年的摸索与实践,阳西县“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送课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全县8个乡镇19所学校,为学生义务讲授文艺公益课1000多节,惠及学生约3万人次。丰富多彩的文艺课程,使“乡村公益文艺学校”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乡村孩子们,成为当地响亮的公益品牌,多所学校的艺术科老师也主动加入到公益课中。

公益的课堂

补齐乡村艺术教育短板    

抓好乡村艺术教育,是做好美育工作、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突破口。为破解部分农村学校文艺课程教学相对薄弱的难题,2022年3月,阳西县“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在塘口镇中心小学拉开帷幕。

“活动的开展,弥补了学校艺术师资不足的短板,对孩子们拓宽眼界,激发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塘口镇中心小学校长陈慧光站在舞蹈教室外感慨地说,这两年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今年春季学期学校共开设了唱歌、舞蹈、书法、竖笛等近20个兴趣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为了“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走深走实,县文联与县教育局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合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流程,并由县领导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县文联与县教育局成立活动工作小组,细化各项分工内容,组织文艺协会定期送课下乡,让更多“农村娃”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接受艺术的熏陶、享受同样的快乐。

如今,常态化开展的“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呈现蓬勃发展良好态势,不仅有效解决了乡村学校艺术专业教师稀缺的实际困难,还为做好课后服务、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但专业艺术教师资源的不足,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短板’。文艺类课程是课后服务的内容之一,‘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进驻学校,为农村孩子提供了更多选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多专业的指导,挖掘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阳西县教育局局长萧博文说。

当天下午5时30分许,阳西县丹江小学一间教室传来一阵阵悠扬的古筝琴声。循声而去,十几名学生正端坐在古筝旁,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轻轻拨动琴弦。

“‘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已成为我校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实施的有力支撑。”丹江小学校长郑其富介绍,目前已经有十余家协会的文艺志愿者到学校送课。

依托该项目,学校在各种特色活动全面开花的同时,重点打造合唱、舞蹈、戏曲、书法、诗联特色课程,课后服务开展得更加有特色、有成效。本学期,该校课后服务共有1700多名学生参加,学生参与度超七成。

艺术的魔力

孩子更加自信阳光开朗

“在我们学校,超过九成学生来自农村,很多是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绝不仅仅是教孩子唱歌画画跳舞,更是帮助农村孩子实现心灵丰盈的重要途径。”郑其富表示,十分感谢文艺志愿者,他们的爱心如涓涓细流,灌注着孩子们向上向好成长的沃土。

“许多乡村孩子从零基础开始接触舞蹈,他们曾在电视上观看过舞蹈表演,对舞台上舞者心生羡慕,但从没想到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阳西县舞蹈家协会主席戴晓婵在教学中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舞蹈技巧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他们眼里充满了光,变得更加自信大方、阳光开朗了。”

在塘口镇中心小学就读五年级的学生黄宝钰便是众多受益者之一。从四年级开始,她便报名加入舞蹈兴趣班。“我很喜欢舞蹈,它让我感受到了快乐,收获了成长和友谊。我希望以后能继续坚持这份热爱。”黄宝钰兴奋地分享道。

谈起孩子的变化,家长黄秀芬倍感欣慰:“以前我的孩子性格很浮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自从练习书法后,他的专注力有所提升,性格也变得沉稳了,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书法,摘抄古诗词和名言名句。现在,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语文成绩也随之提高。”

“乡村公益文艺学校”项目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艺术课程,还用心用情办好文艺比赛、文艺展览等,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表演中锻炼自己,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和勇敢。

“去年女儿第一次登上舞台,她格外兴奋,成功的演出让她更加热爱舞蹈,也更加开朗阳光。”家长陈小英犹记得女儿在县城舞台表演《朱德的扁担》时自信的样子。她说,十分感谢“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不仅让女儿找到了热爱的事,也为家长省下了一笔不菲的教育投入。

不渝的初心

用美育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捺画分为斜捺、平捺、反捺……” 在塘口镇中心小学书法公益课上,墨香四溢,阳西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李旭良,正耐心地给学生讲解字的结构、笔法,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裳。

李旭良已与笔墨纸砚相伴五十余载。2年来,他风雨无阻,每周都会过来给学生上书法课。“孩子们学得认真,每到学期末,都会追着问,下学期还有课上吗。”李旭良坦言,孩子们学习的劲头让他感动,他希望通过书法公益课带领农村孩子走进书法这门传统艺术,让他们在一撇一捺中掌握书写技巧,在浓醇墨香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文化自信深植于他们心中。

“乡村公益文艺学校”项目还着力为基层学校留下一支“扎得下、撤不走”的文艺师资队伍。授课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培养基层学校的文艺教育教学骨干,通过“传帮带”做到“授人以渔”。

“李老师的课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书法知识,也让我拓展了教学思维,提升了专业素养。”塘口镇中心小学美术老师梁小芳说。

前不久,“乡村公益文艺学校”工作推进会召开,部署推进新一期(三年)“乡村公益文艺学校”工作。阳西县文联主席邵艳琳介绍,目前已有55名志愿者老师加入,下一步,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公益课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拓展资源渠道,吸引更多文艺界人士加入到“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中来。同时,继续争取各方力量支持,完善乡村学校艺术教育配套设施。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们都成为艺术大家,而是为孩子们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在文艺氛围中成长的平台,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下拓宽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健康快乐、自信阳光、积极向上地成长。美育的成效虽然不易量化,但我们坚信一定能让孩子们一生受益。”谈及开展“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活动的初衷和愿景,阳西县政协主席张宜春如是说。他希望有更多具备条件的热心人士加入到公益队伍中来,一同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上一主题 : 普及知识技能 科学防灾避险

下一主题 : 我市出具首份行政复议调解书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