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把“罗老膏药”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把“罗老膏药”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4年05月31日 编辑:

历经四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1187526_316973

罗清基使用现代设备制作“罗老膏药”。

1187527_316974

罗振钊为患者粘贴“罗老膏药”。

作为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类代表项目,阳春市河镇凌霄村的“罗老膏药”制作技艺,不仅是古老中医的现代表达,更是四代人心血与创新精神的结晶。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凌霄村,探访了解熬制“罗老膏药”的传统技艺。

文/阳江日报记者  蓝梓瑜   图/受访者提供

四代传承

研制膏药治疗顽疾

罗振钊常年在凌霄村第二卫生站坐诊。空暇时间,他就和儿子罗清基研究膏药制作药方。他家里有本泛黄的笔记本,页角因长年记录翻阅已微微折皱。上面记录的每一味草药,都是家族智慧与历史沉淀的见证。

罗耀汉是罗振钊的爷爷,也是 “罗老膏药”的创始人。“罗老膏药”起源于罗耀汉的自愈探索。为缓解腰腿疼痛,他从草药与古籍中汲取灵感研制药膏,从而开启了罗家四代人与中医药不解的缘分。“我爷爷将这门技艺传给我父亲,我父亲又传给我,祖祖辈辈就是这么传下来的。”罗振钊介绍,目前他与儿子罗清基依次成为 “罗老膏药”制作技艺的第三、第四代传人。

凌霄村当地气候湿润,风湿等疾病频扰村民。身为乡村医生,罗振钊凭借数十年临床经验,进一步摸索发展了膏药配方,研制出治疗风湿疾病的中医膏药,有效缓解了村民们的病痛,其医术与医德也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匠心独运

就地取材精心制作

在罗家熬制膏药的房间,中药与麻油的香气交织,从膏药的选料、浸泡、炼油、下丹去火毒至摊涂,罗振钊、罗清基父子俩对每个步骤熟稔于心。

提及“罗老膏药”中选用的药材,罗振钊如数家珍:“ 伸筋草、骨碎补、制川乌、制草乌等,都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行滞去瘀、消肿化瘀、驱风散寒等功效。”

儿子罗清基自幼受中医文化的熏陶,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和“罗老膏药”制作技艺。 “父亲教导我必须熟读《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医学经典,了解每一味药物的性质和功效,用好中药治疗疾病。”罗清基说。

据介绍,“罗老膏药”选用本地生长的钩藤、海风藤、鸡血藤、千斤拔、走马胎、牛大力、桑枝、骨碎补、伸筋草等药材,与其他地道精选的制川乌、制草乌、三七、红花、土鳖虫、五加皮、乳香、没药、血竭、冰片依方配比。配制膏药需要精心制作,确保各个环节不出问题。

父子同心

与时俱进传承发展

“许多云浮、信宜、罗定、广西乃至港澳地区的患者都来到我这里求医问药,我认为,疗效就是最好的口碑。”罗振钊说道。目前“罗老膏药”不仅在当地享有名气,其制作技艺更是在2022年被正式列入阳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乡村医生,罗振钊长期奋斗在医疗预防保健的基层一线,传承发展好“罗老膏药”制作技艺,显得尤为重要。罗清基在继承父亲衣钵的同时,也肩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任。

近年来,罗清基兼顾传统与创新,推出水溶性膏贴,实现传统与现代便利的结合,并引入现代设备提升产能。罗清基表示,希望能够将“罗老膏药”制作技艺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他会继续努力传承好这项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深意与独特魅力。

上一主题 : 为农村留守儿童送来温暖和关怀

下一主题 : 打造治理样板 建设美丽乡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