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寄宿越来越普遍,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寄宿生活,老师建议父母与孩子建立良性的依恋关系

寄宿越来越普遍,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寄宿生活,老师建议父母与孩子建立良性的依恋关系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4年06月26日 编辑:

“住校还是走读?”近年来,不少家长都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不已。随着市区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些学校的设立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学生上学的路途也越来越远,因而学生寄宿也越来越普遍。近日,记者探访了几所有寄宿条件的学校,并采访了相关教育人士,让他们为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寄宿生活支招。

■ 文/阳江日报记者 林娜娇

现象

寄宿制学校受家长欢迎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寄宿制学校受到了家长的欢迎。由于民办学校可以自主确定招生范围,为满足跨区域生源的寄宿需求,大部分民办学校能为学生提供寄宿条件;而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公立初中、高中学校也能满足学生寄宿要求。

空调、洗衣机、独立卫浴、“明厨亮灶”的食堂、可视频公用电话、折叠成“豆腐块”状的被子、整齐干净的宿舍环境……这是记者在市区一家民办学校看到的场景。“学校的宿舍宽敞明亮,12人的宿舍配有三个独立卫生间,个人生活用品专区专用,还可以通过视频公用电话跟父母聊天见面,这里就像我的新家一样,既温暖又安心。”该校六年级学生刘文强对记者说,为了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减少父母的接送麻烦,他小学三年级便开始了寄宿生活。另一名民办学校学生王文静也选择了寄宿,她说:“我爸妈平时工作比较忙,学校离家又远,一来一回的接送浪费了不少时间,后来爸妈发现学校的寄宿环境舒适安心,生活老师也尽责尽力,于是便安排我在学校寄宿。”

除舒适的宿舍环境外,学生吃得好不好也是家长是否选择让孩子在校寄宿的原因之一。当天中午时分,记者走进阳江一中初中部食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桌椅,食堂窗口飘出一阵阵饭菜香味,多种多样的饭菜摆放在点餐区,饭堂阿姨正忙着为学生分餐。订餐屏幕前,学生点击屏幕进行“刷脸”认证后,便可享用美味的饭菜,方便快捷,受到家长和学生一致好评。

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家校距离较远、家庭成员接送孩子难、锻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节省更多时间去学习等,是家长选择寄宿制学校的主要原因,寄宿制学校应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实行科学、规范的寄宿制管理,完善学校后勤制度,更好地实现家校信息共享、协作共育。

观点

寄宿有利弊家长需权衡选择

选择寄宿,对家长来说是一次挑战;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成长经历,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笔财富。有着37年教龄的市博雅实验学校校长陈国媛说:“走读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在校寄宿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各有各的好处。”陈国媛认为,各个家庭应该根据自家具体情况作出理性选择,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家长要忙于工作,又要顾及孩子的生活起居,若孩子在校寄宿,家长们就可以安心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在阳江一中初中部寄宿生作息表上,记者看到,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清晨晨跑、早餐、晨读、上课,紧接着是中餐和午休,下午课后是晚餐,之后便是晚修课。晚上9点20分以后,学生们结束一天的功课回到寝室就寝。该校相关负责人说,寄宿制学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守时、守纪、自律的良好品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学生参与群居的寄宿生活,可以进一步加深同伴之间的了解,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尽管寄宿制学校对孩子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好处,但也有不少家长反对在低年级阶段就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市民梁女士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走读好,她说:“我家离学校仅有3公里的路程,孩子正步入青春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别人影响,万一交友不慎,沾染上坏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有影响的。”江城一小心理老师周文宁指出,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很多学生在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宿舍容易跟舍友发生摩擦,不懂得宽容与体谅,不懂得处理人际矛盾。其次,孩子在校寄宿,减少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缺少了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

建议

家校共育让孩子更容易适应

多位教育人士指出,无论是走读还是寄宿,对学生来说都是利弊共存的。那么,如果孩子寄宿了,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融入共居生活呢?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校共育,家校携手打出‘双赢’组合拳,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共居环境。”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周雪燕说,依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一种亲密情感联系,孩子离开父母接触外面的世界,难免会感觉不安和陌生。在家长与孩子依恋关系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孩子会对分离感到担忧,有时甚至表现出焦虑、哭闹的情绪,容易影响孩子的情绪稳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对此,周雪燕认为,家长与孩子应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依恋关系,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能给孩子传递坚定的信念和克服难题的信心,有助于建立自信和信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寄宿生活。她建议,孩子开始寄宿生活前,家长应主动与孩子做好心态调节和心理建设,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虽然住宿使孩子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变少,但校园生活中老师同学们的朝夕相伴也弥足珍贵。同时,寄宿制学生的心理是复杂、隐蔽、微妙的,学校应提高从业人员的教育素质,加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派专人或聘请心理专家为学生开展心理方面的专题讲座,也可根据实际条件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倾诉的平台,教授他们缓解和消除不良心理的具体方法。

“老师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融入寄宿生活,让孩子明白,走向独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不必过度恐慌。”周文宁说,营造良好的集体生活氛围是孩子融入寄宿生活的重点,在温暖、友爱、互助的班集体中,孩子能更快更稳地适应住宿生活,老师可多注重班级团队的建设,为住宿适应困难的同学组建互助小组,鼓励同伴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倾诉,成为彼此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寄宿生活。

上一主题 : 城西街道第一埒村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

下一主题 : 2024年阳江市毒品集中销毁活动仪式举行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