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领导活动 - 绘就美丽乡村“新风貌”

绘就美丽乡村“新风貌”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24年09月10日 编辑:

■ 阳江日报记者/张贝奇

村头巷尾整洁有序,农家小园幽静雅致,林木花草郁郁葱葱……穿行于阳东区东城镇金村,总有一抹绿意萦绕在眼前,干净清爽的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

近日,记者走进金村,铺有沥青的道路两旁,凤凰木、大叶紫薇、金蒲桃等树木迎风摇曳。沿着道路向村里走去,鱼塘、小凉亭、亲水平台、小拱桥等连成一片,村民们闲庭信步,正享受着闲暇时光,一幅“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绿美实景跃然眼前。

“这是我们打造的‘绿美道路’,利用金村沿线边角地、闲置地进行整治提升,做到点线面结合、花草树相间。”金村村党委副书记项家许介绍,该村建设绿美道路,不仅改善了村庄的面貌,还成为了金村最美的“后花园”。

“过去大家乱堆乱放,乱丢垃圾,村子也没有‘后花园’。现在不一样了,垃圾每天有专人清运,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村子建设了绿道,让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一个个喜上眉梢。

金村的变化,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开展。通过整治村容村貌等一系列治理行动,该村实现了华丽蜕变,乡村面貌由“局部美”向“全域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变美了的村子,甚至还成为周边市民茶余饭后散心散步的好去处。

向村子深处走去,绿意盈盈的小菜园、清新怡人的小公园、生机勃勃的小花园和小果园相映成趣,真可谓园内有果蔬,屋前花草香。曾经房前屋后闲置的空地不再乱堆乱放,而是化身为一个个精致的“四小园”,以边角之景带动村庄颜值大幅提升。

村内房的墙壁上,奋力划桨的金村龙舟队墙绘映入眼帘。“龙舟文化是金村特色传统文化,象征着荣誉、人丁兴旺,在今年的阳东龙舟比赛中,金村龙舟队获得冠军。”谈起金村的龙舟文化,项家许面露自豪之情。在金村的外立面改造工作中,该村将龙舟文化“搬上墙”,让“团结、奋进、拼搏、和谐”的龙舟精神“入人心”,激励着村民。

沿着村道来到村民项颂明的家,但见门前干净整洁,没有杂物。今年74岁的项颂明儿时起就居住在金村,对村子的变化深有感触。“现在的金村,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墙面涂上了好看的画,大家都在自己家门口摆放一些绿植,村子真是越变越漂亮。”项颂明说,他每天都会清扫门前垃圾,让自己的房前屋后保持整洁。

左图:沥青村道旁,鱼塘、亲水平台等连成一片,成为了金村最美的“后花园”

梁文栋 摄

告别项颂明,记者沿着村道继续向村里走。一路上,只见小菜园里的蔬菜瓜果茁壮生长,一盆盆别致的盆景透露着主人的匠心独运。“都是我们自己种的,大家都精心装扮自己的房子,不能比别人差。”来到村民许国英家,许奶奶正在房子旁边的小公园休憩,她笑着对记者说。

每天下午,许国英就会出门,或到小公园里乘凉,或到门前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虽然已年过八旬,但她身体硬朗,精神饱满,村子里新建的小公园和健身场地,是她休闲休息的好去处。

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人居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犹如一双“魔术手”,擦掉了昔日“脏乱差”的旧标签,创造了美丽乡村新风景。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等方式,从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绿化等方面着力提升绿美村庄建设,擦亮绿美村庄‘金’招牌。”金村村党委书记项双良介绍,该村广泛发动“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进村入巷摸清摸透“四旁”“五边”等绿化美化空间,还有“四小园”的建设底数和苗木需求,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参与,进村入户开展乡村绿化宣传,呼吁广大群众因地制宜利用“四旁”“五边”空地植绿,提升乡村“含绿量”。

不仅如此,金村以守护一个“古榕树公园”,打造一片“生态景观林”,推出一条“绿美道路”等“十个一”工作措施为抓手,全面深入开展整治行动,推动乡村实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实现村容村貌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微风轻拂,傍晚时分,金村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们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田野间生机盎然,“乡村变美了、生活更好了”,成为村民的共同感受。

行走在金村的乡间田野,抬头是画,入目是景。



上一主题 : 阳江核电5个案例入选

下一主题 : 乐教爱生 以文化人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