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和小朋友玩互动游戏。梁文栋摄■
市区石湾北路的海豚音康复教育中心,是70多名特殊儿童的另一个“家”,也是来自重庆的90后小伙袁也的“心血”之作。从家乡只身来到阳江,袁也原本只想做一名普通的特殊教育老师,但为了给更多残疾儿童建立一个温暖的家,他斥资百万元开办了这家民办非企业的康复教育中心。面对每月近10万元资金缺口的巨大压力,袁也成了一位“啃老族”,尽管大大超出了当初的预料,但他依然坚持着,因为舍不得那些孩子。
说服父母资助开办民办非企康复机构
袁也毕业于一所国内知名大学,201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阳江,成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当时唯一的男老师。“那些孩子都很可爱,但走近他们却发现和你没有交流,就好像不在同一个世界。”首次接触自闭症儿童,袁也很痛心,他决心扎根特殊教育行业,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融入社会。
两年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家长找到他。由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按政策只能接收0-6岁的残疾儿童,不少即将毕业的孩子家长焦虑不已。袁也很能理解这些绝望又焦虑的父母,养育这样一个孩子,几乎倾尽了他们所有的眼泪与心血。
在家长请求声中,袁也与几位朋友租下了一个小小的店铺,利用下班时间为几名相熟的孩子做康复训练。而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找上门,小小的店铺变得拥挤。去年7月,袁也一咬牙,在父母的大力资助下,并拿出自己所有积蓄租下这间5层1200米的商铺,开办了海豚音康复教育中心。
“走到今天,很多事情都大大超出我意料。”当初,袁也以为最多投入30万元就够了,也做好了这些钱全打水漂的准备,然而仍没想到不知不觉就投入了几乎全部家当。袁也坦言,一开始是从公益的角度出发,看到很多孩子无处可去于心不忍。本地康复机构容量有限,去珠三角康复机构大部分家庭无力承担,许多残疾儿童被迫放弃继续康复。
每月巨额资金缺口艰难维持机构运转
“上课了!跟着老师说你好。”走近二楼幼儿康复班,听障教师林艳芳正对一群“无声”的孩子进行训练。就在前一天,她上班路上遭遇车祸,为了不耽误课程,她裹着纱布跛着脚便来上课了,“孩子们需要我,他们不能断课”。
袁也说,这些老师收入低工作多,人员流动性很大。为了保证康复效果,袁也不得不聘请足够的师资,但这也意味着更多支出。“每个月最怕发工资的日子,光这一块开销就要12万元。”
学费是目前唯一的经济来源,但为了降低特殊儿童的康复门槛,袁也制定的收费标准为每位学生每月1500元左右。“这里大部分孩子的家庭都比较困难,甚至不少家长特地从外地赶来,在附近租房子照顾孩子,不想给他们增加过多的负担。”袁也说。
亏损严重、工作强度大、招聘难、员工流失大……经营特教学校面临诸多难题。前期装修及置办设备等,袁也已投入100多万元,每月3.5万元的房租、12万元的工资、1万多元的水电伙食费,但每月仅有9万元的收入,收支严重不平衡。面对巨大的压力,这个年仅27岁的小伙子面露难色,苦笑着说:“我不得不逼着自己有信心,要给孩子们守住这个家。”
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民办非企机构
最困难的是经营,最快乐的是孩子的进步。袁也说,经过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后,很多孩子进步喜人。“海豚班”有个自闭症小朋友,从一开始不爱说话,拒绝交流,到现在变成了小话唠,令其父母十分欣慰。眼下,部分症状稍轻的孩子恢复良好,步入正常的幼儿园。
孩子们的点滴成长是袁也坚持的源动力,他奔波于政府和爱心企业,同时了解其他地方同行业的现状,多方努力寻求办法维持机构生存和正常运转。不久前,他们刚评上江城区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定点服务机构,这意味着机构内0-6岁的孩子或将经由政府购买服务,进行适当补贴,这也让袁也看到了希望。
面对袁也的困难,家长也看在眼里。邓先生的儿子是自闭症患者,从去年起便在机构做康复。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他辞掉了工作,摆摊卖早点为生。邓先生说,家长们更害怕机构倒闭,否则孩子们又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局面。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关注我们这些民办非盈利性质的企业,尽可能提供一些支持与帮助,让孩子和家长更有安全感。”袁也说,哪怕再艰难,也要尽己所能,让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任绍华 陈思捷 郑 标)
上一主题 : 我奋斗 我幸福 | 高级农艺师熊威武20年走遍阳春农乡
下一主题 : 阳春15岁少年“隔代反哺”书写孝老敬老大爱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