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阳江风筝

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阳江风筝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4年10月29日 编辑:

阳江风筝市级传承人梁淑娴为双桃风筝制作传承倾注心血

1195749_319672

梁淑娴在扎制双桃风筝。陈子玲摄

阳江日报记者/ 陈子玲

最近什么户外活动最火?不少阳江人的回答是放风筝。重阳放鸢是阳江的传统民俗。目前,虽然重阳节已过,但放风筝的热潮还在持续。每逢周末,在市区鸳鸯湖畔的南国风筝场放风筝的人真不少。漫天飞舞的风筝中,阳江传统风筝必定能站“C位”。这些颜色鲜艳、放飞灵动的风筝是惊艳了时光的“天空艺术”。

在许多阳江人记忆中都有一架双桃风筝,其属于硬翅类风筝,比较容易放飞,还可根据其骨架做出多种造型。日前,阳江风筝市级传承人、双桃风筝手艺人梁淑娴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一段她与阳江风筝不解情缘。

原料考究

竹子“沉淀”一年方可制作风筝

风筝在天上要经受风的考验,在地上还面临摔打、拖拽。因此,必须牢固、柔韧,这就对风筝骨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爷爷、父亲是制作风筝的好手,梁淑娴从小耳濡目染,对制作风筝的每一项技艺了如指掌。梁淑娴介绍,阳江的手艺人喜欢用生长3-5年的广宁竹做风筝骨架,因为太“年轻”的竹条弹性不够不易弯曲,太老的竹子很脆,在做弯曲的弧度时容易折断。

我市大八、平冈等地群众也种植广宁竹。梁淑娴与种植户批量订购竹子后,在阳光下晾晒竹子,直至竹子退青再转移到室内阴凉处脱水、待干,还要反复浇水、杀虫处理,耗时将近一年。

制作竹条是“时间的艺术”。预制风筝骨架的竹条,需要手艺人做足功夫,然后等待时间给出答案。经过一年时间“沉淀”的竹子不会变形,柔韧性合格,手艺人再根据不同风筝的规格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竹条,预制竹条让整个风筝的制作过程更高效、便捷。“竹子没办法像一些中药材那样烘干,否则会太脆,做不了风筝骨架。”梁淑娴说。

形象多变

可根据风筝骨架设计多种造型

阳江风筝讲究放飞效果,具有艳丽的大色块的风筝更“吸睛”。双桃风筝便是如此。传统的双桃风筝高一米,上部是两个大桃子,中间是一只倒着飞翔的蝙蝠,下面是两个铜钱,寓意福寿双全、花开富贵。有的风筝手艺人还加入铜钱花朵、花篮等元素,让双桃风筝的造型更丰富多样。

梁淑娴介绍,普通水彩绘制的风筝颜色不够鲜亮,且过一段时间后会褪色。阳江风筝手艺人在水粉中加入荧光粉,让风筝的颜色更加明亮持久。一直以来,阳江风筝手艺人在双桃风筝造型的基础上做出调整,在一些比赛中,制作不同图案的“双桃风筝”争奇斗艳,将蓝天装点得更加美丽。

“一些比赛中,有的参赛队伍提前请我们根据双桃风筝的骨架,结合他们的要求设计、绘制、扎制出独特造型的风筝,我们做过1.5米、2米高的,放飞效果也比较好。双桃风筝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我们还可以结合阳江的历史文化,设计出更多图案。”梁淑娴说。

梁淑娴大学时专修艺术设计,她为双桃风筝画上一双大眼睛,将元宝变成鼻子,添上一双肉嘟嘟的双拳,一只可爱的卡通双桃风筝“小桃儿”好似在给人加油鼓劲,给人以力量。

“双桃风筝因为扎制简易、造型多变、容易放飞,许多阳江人童年都放飞过。相比于灵芝风筝、龙头蜈蚣风筝,双桃风筝的关注度没那么高,希望通过这样的卡通设计,吸引更多小孩子的关注。”梁淑娴说。

传承创新

一支年轻的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记者采访当天,几名家长陆续来到阳江风筝馆咨询培训事宜,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制作阳江风筝,掌握一门艺术特长。针对家长们的疑惑,梁淑娴详细为他们解答。

在阳江风筝非遗传承人中,梁淑娴是少有的90后。作为年轻一代传承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并爱上阳江风筝。

目前,梁淑娴在阳江市内多所学校担任风筝指导老师,她还将风筝课堂“开”到广州市开发区第二小学,成立风筝社团,开设兴趣班和校队班,教授孩子制作风筝,了解风筝文化历史,感受阳江非遗文化魅力。

“希望更多年轻人了解阳江风筝、爱上阳江风筝、传承风筝文化,期待年轻人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让阳江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梁淑娴说。


上一主题 : 两名老人迷路走失 阳东公安接连相助

下一主题 : 饮水思源 孝亲敬老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