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江城区全面建成7条风貌示范带

江城区全面建成7条风貌示范带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4年12月30日 编辑:

乡村风貌连线成片 特色产业活力无限

1199429_320925

阳江日报记者/盘聪颖

行走在江城区的广袤田野间,一幅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跃然眼前。村居环境优美宜居,特色产业生机勃发,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广大村民安居乐业……一场场向美而生的精彩蝶变正在这里上演。

今年8月以来,江城区聚焦交通干道沿线、特色镇典型村、重要节点,大力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打造了总里程达163公里的7条风貌示范带,途经10个镇(街道),连接40个村(居)。目前,这7条风貌示范带已全面完成建设,实现乡村美丽风貌串珠成链,推动了产业升级、人居环境改善和城乡品位提升。

乡村面貌提“质”增“颜”

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如何提升和美乡村底色?江城区抓准人居环境“小切口”,共“微改造”房屋约2600栋,提升绿化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设“口袋公园”约20万平方米,不仅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更让广大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宜居环境。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江城区白沙街道福岗村委会卸岗村看到,一座座农房错落有致,橘红色的屋檐与米黄色的墙壁交相辉映。“原来这些农房的外立面大多由水泥构成,有的还被贴上了‘牛皮癣’。得益于本次改造,农房变得新净明亮了。”谈话间,卸岗村村民小组长关托指着一块空地告诉记者,这片长期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的卫生死角,也铺上了翠绿的草皮,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

看着乡村“颜值”不断刷新,村民关先生欣喜地说:“没想到我家的旧农房这么快就迎来了美丽蝶变,既有了美观实用的外立面,渗水、漏电等隐患也没了,住着更安全、更舒心了。”

走进岗列街道新村,村容村貌的变化同样喜人。记者沿着荷花长廊一路行走,只见池中碧波荡漾,与雅致的酒香驿站相映成趣;漫步村巷中,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粉饰一新的农房,绿意盎然的“口袋公园”,彩画墙绘点缀其间,共同构成了一幅靓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新丆村党支部书记郑沃绪介绍,“酒香驿站+荷花长廊”和新丆村休闲驿站是江城区风貌示范带A7线精品片区的重点建设项目,有效填补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空白,满足了村民日常休闲的需求。“村庄变得越来越美了!等孩子们放假回来了,我一定要带他们到新建的驿站处玩耍,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村民司徒次兰说。

产业活力竞相迸发

富美画卷徐徐展开

乡村面貌焕发新颜,各项乡村特色产业也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酒香驿站已经成为我们对外展示特色农产品的‘窗口’。”郑沃绪表示,借助打造风貌示范带的契机,他们将打响酒文化品牌,并结合岗列街道“1+4”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驿站+特产”模式,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大力推广对岸鳗鱼、司丆水稻禾虫、金朗岛粉藕等特色农产品,让酒香驿站成为集产业融合、风貌展示、休憩游园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自岗列街道启程,记者途经江闸路时,发现两旁工厂与企业密布,而那些经过精心翻新的墙体、新铺设的植被,为这条道路平添了几分宜人景致。“江闸路车流量大,原先道路两侧墙体斑驳发黑,成为乡村发展的堵点。为此,我们对这段道路的墙体实施了改造,此举深得当地企业的赞同与支持。”城西街道阮西村党总支书记阮钦文表示,换上了“新装”的道路,不仅为招商引资工作铺设了良好基石,为“莲藕+斗鱼”“多年生稻+禾虫”等特色产业搭建了平台,还激发了村民的返乡创业热情,带动了人才与资金回流。

产业的发展与乡村面貌的改善紧密相连,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谢顺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随着乡村环境日益美化,昔日的水泥路已经升级为柏油路,有效提高了交通便捷性,该公司与周边养殖户的关系愈发紧密。此外,美丽的乡村风光也吸引了许多外地客商前来咨询、购买禾虫苗,“城西禾虫”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农文旅融合促发展

乡村振兴再添活力

在这场风貌提升的浪潮中,变化不仅只在乡村。江城区统筹推进“四沿”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在中洲大道沿线、漠江西路、关山月故居等地种植火山榕约8600棵,为“绿美江城,宜居城乡”夯实了基础。

记者驱车沿着市区中洲大道行驶,伫立在道路两旁的火山榕枝繁叶茂,这一抹“新绿”成为了沿途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杂草丛生、黄土裸露,到如今的满目青翠,这条道路的景致变化太大了。”市民李女士感慨道。

良好的城乡风貌,是江城区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底气。中洲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黄奕伟表示,中洲大道沿线拥有采摘园、露营基地和研学实践基地等旅游项目,完成绿化美化后,车流量和游客数量都明显增多,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该街道打算开发碧桥竹编非遗展馆等农文旅项目,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埠场镇那蓬村入口处,一座古色古香的关山月故居小广场巍然矗立,周边绿化葱郁、花香馥郁,成为一道崭新的地标性风景线。“那蓬村两株‘网红’异木棉树带来了一波人气和流量,而不断优化的乡村环境及‘关山月故居’文化名片,吸引了众多‘回头客’。”埠场镇镇委委员刘创记表示,那蓬村将依托禾虫、肉鸽等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农家乐、研学基地等旅游项目,并辐射带动周边村落,形成串珠成链的农文旅产业格局。

从阳春前来游玩的游客赖女士表示,她被关山月故居广场醒目的标语所吸引,专门走进那蓬村打卡。“这里乡村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让我流连忘返。”赖女士说。

江城区住建和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江城区的乡村“面子”更亮、“里子”更实,风貌示范带的带动效应初显。下一步,将在双捷镇、埠场镇打造3条风貌示范带,并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人文历史价值,持续优化空间品质,以美丽乡村建设激活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上一主题 : 阳东区文联举办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

下一主题 : 市山月研学实践基地迎来研学热潮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