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省人大代表詹世健:听民声解难题,做群众信任的“代言人”

省人大代表詹世健:听民声解难题,做群众信任的“代言人”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25年01月06日 编辑:

詹世健上门探访村里的长者,了解其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梁文栋摄

 阳江日报记者/陈子玲

“群众的心声就是我们的工作,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目标。”新年伊始,阳光明媚,行走在阳春市潭水镇盘新村新硬底化的道路上,省人大代表詹世健觉得踏实多了。春节前,这条3.5公里长的道路将完成单改双硬底化,极大方便村民出行和客商往来。

盘新行政村下辖20个自然村,户籍人口4600多人,常住人口1800多人。鱼苗孵化在盘新村已有20多年历史,是潭水镇的优势产业,全村鱼苗孵化的年产值就有5000多万元。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一直以来,村里通向外界的主干道只有3米到3.5米宽,会车只能依靠错车台。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盘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詹世健一直将群众的期盼记在心里。2023年、2024年,他先后多次向上级争取支持,村里的两条共计约9公里的道路得以被阳江交通部门立项拓宽,实施单改双硬底化改造,解决了村民出行的难题,也让盘新村的鱼苗“游”得更远。

与此同时,詹世健留意到,节假日一些村民驾驶新能源车回村,但是家里没有充电桩,十分麻烦。他主动对接供电部门,于去年12月成功协调在村党建服务中心广场安装一个充电桩,让开着新能源车回家的群众不再有“里程焦虑”。

这两年,盘新村的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花费的钱全部来自村民的热情支持。詹世健介绍,2024年,村里筹集捐款2万多元用于绿化,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1400多棵,花卉200多棵,建设村庄公园1个,村子的“精气神”提升了不少。

不仅要种好,还要管护好。打好管护这场“持久战”,最好是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詹世健介绍,村里通过网格化管理,分好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的“责任田”,树木一有问题可直接反馈到四级网格化管护责任人。“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绿美生态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治理、提升集体收入、为村特色产业服务……通过走访村民,梳理意见,詹世健列出了新一年的工作计划。今年参加省“两会”,他准备了“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河流整治”的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统筹和管理,防患于未然。“人大代表就是人民的‘代言人’,我要努力站得比群众高,看得比群众远,积极为群众代言,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詹世健说。


上一主题 : 市区漠阳江畔新增一个打卡点

下一主题 : 筹集款物发放特殊困难群众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