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东平镇允泊村八旬老党员谭显辉守师德之心、传优良家风

东平镇允泊村八旬老党员谭显辉守师德之心、传优良家风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25年03月06日 编辑:

1

坐山观海、人来人往,在阳东东平这个渔家小镇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镇村示范带动下,途经允泊村的渔船、车辆、游客日益川流不息。与今日繁荣相比,年已八旬的谭显辉对五六十年前的记忆依然深刻。

“我曾在允泊小学教了11年书。从一开始思考为何这个村出不了一个大学生,到多年后看到村越变越靓,年年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学子走上好岗位,想到这看到这,我就很开心。”

作为一名党龄30多年的老党员,谭显辉感慨共产党为老百姓生活和乡村建设带来的翻天覆地之变,也深知教育好下一代的重要性。他说:“乡村老师和家长都要尽责尽力、相互配合,培养出更多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大学生。”

“不放过一丁点错误”教育学生有耐心、勤家访

上世纪40年代,谭显辉生于东平镇允泊村一个清贫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尽管穷,我妈妈开荒种地去卖菜,也要坚持供我读书上学。”如今有些耳背、腿脚不甚便利的他,丝毫未淡忘这些儿时的记忆。

在允泊小学毕业后,他凭借优良成绩考上大沟中学,初中毕业后不承想家庭遭遇变故,父亲遗憾去世,他便无心读高中。在老家林场工作一段时间后,1966年,经当时的新洲人民公社引荐,谭显辉到阳江县水电技术学校半工半读,专修水利专业。

上世纪60年代时,全国各地小学陆续附设初中班。1968年12月,刚毕业不久的谭显辉到允泊小学做教师,执教初中班的数学和音乐课程。“当时还有个去做工程的就业机会,但是想到允泊村这块宝地多年来为何没走出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于是决定试一试。”谭显辉自我评价道:“对待学生我非常严格,出现一点错误都不会放过、都要批评,遇到后进生更是要耐心地教育,最后教出来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大部分都喜欢我。”

曾经有个来自允泊村葛塘自然村的学生小曾,由于母亲离家、妹妹夭折,父亲疲于跑腿工作,导致他无心学习,经常对着随身带的小镜子研究脸上的青春痘。“当时开周例会,其他老师都评价这个学生‘懒散、没得救了’。”谭显辉闻言顿时非常难受,觉得自己有责任教好他。于是开始细心观察,并适时下了一剂“猛药”。

“我拿出镜子对照他的脸说,你看看你全身上下有什么?只有有了知识,你才能赚到钱带你爸走出农村!”谭显辉还记得,一番狠话将学生训得眼泪掉下来了,小曾痛下决心改变现状,当下把镜子砸了,后来如愿考上茂名石油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工作,成为一名工程师。

在谭显辉看来,为人师表,有责任将所学到的知识教给学生,尽职尽责、教好为止。但他也知道,多批评学生或引起家长不满,所以必须家校两边打好配合。因此,谭显辉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特别是多关注平时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调查清楚其家庭情况后,充分赢得家长的支持,“对症下药”去引导学生戒掉懒散、专心向学。

冯思与谭显辉结婚57年之久,她还记得丈夫当老师的时候,“经常不着家,去做学生家访一直到夜晚才回来。甚至很多时候,他对待学生比自己的亲生子女还要上心。”

“十块钱也要还回去” 教育后代要团结、勿贪心

“做人要公道,该赚的钱就赚,不能贪的利绝对不贪。”谭显辉以身作则,并且经常这样教育自家人,潜移默化之下,妻子和四个子女都将这句话落到实处,家庭氛围向来和睦,兄弟姐妹之间团结有加,鲜有争执。

前段时间,冯思到菜市场买鱼,摊贩主在找零时给多了她十块钱,直到回家冯思才发现。谭显辉听闻此事,要求妻子马上回市场还给对方,坚称:“不能占他人便宜,一分一毫都不能多拿人家的。”

在好家风、好学识的熏陶下,谭显辉的子孙们都养成了孝顺的好品德。因血糖高、腿脚不便,上楼梯动作对谭显辉和妻子渐渐成为负担。儿女们将一楼厨房改为房间,买了新床、柜子、空调等,还更换了全新的抽油烟机,门口还加装监控摄像头,随时上线看两个老人在家的日常。谭显辉笑说:“我有一天自己上楼梯,儿子在手机看到,晚上就来‘批评’我了。”

受谭显辉影响,大儿子谭健入伍当兵、为国争光;小儿子谭挺成为东平群众倍加信任的“包工头”;四个孙辈都如愿考上了大学。年轻时,谭显辉曾被选举为阳江县东平乡(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今,谭挺也成为一名光荣的阳东区人大代表,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许多街坊邻居都评价:“谭老师教育子女有一套”。

前段时间,谭挺在整理谭显辉的柜子时,发现了一张多年前的手写信底稿,看到内容后,感慨老父亲对子孙的用心,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时我的小孙子正在读初中,有段时间犯懒不想读书,我就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那时翻山越岭走路去读书的不易,连买条小手帕都要凭布证,一年只能做一套衣服。”谭显辉回忆,孙子看到信后也很有感触,后来端正态度、勤奋学习,最后考上本科。

“农村读书条件更好了” 为东平允泊人才辈出感到欣喜

在允泊小学11年之久,他教过数百名学生,不少毕业生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出社会后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不做老师后,谭显辉发挥个人所长,通过层层考核,成为东平水管会的一名干部,从事阳东乡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多年。而那段拿粉笔写板书、日夜入户家访的日子,也成为老人脑海中不可磨灭的宝贵经历。谭显辉告诉记者:“有一次,那个爱照镜子的小曾回到镇政府看望我,说‘谭老师,教好我,你有功劳’。”

更令这位八旬老人欣喜的是,随着城乡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允泊村如今走出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了,而且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农村学生读书动力更大、得到的社会支持也更多。据统计,2014年至2024年,允泊村考上本科的大学生累计94人,考上高中125人,考上重点高中95人。

中广核驻东平镇帮扶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阳江核电自2012年起开展“阳江核电奖教奖学”活动,至今已表彰奖励东平镇3000余名优秀师生。2014年起增设“雏鹰奖学金”,表彰和奖励允泊村在中高考表现优异的学生,截至2024年累计表彰奖励314名优秀学子。同时,先后引进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外部优质资源,开展“东平镇中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学科提质”项目,促进东平镇教育事业发展。

此外,阳江核电还依托允泊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先后举办“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技能人才培训,累计培训村(渔、居)民818名,让村民在“家门口”搭上技工培训的“直通车”,并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帮助70余名考取低压电工证的村民实现在合作伙伴单位就业,形成政企联动、人才培养与稳岗就业有效融合的人才振兴模式。


上一主题 : 阳江1个集体和1名个人入选

下一主题 : 市文化馆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宣讲雷锋故事 争做时代新人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