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唇齿留香的圭岗氹仔鱼

唇齿留香的圭岗氹仔鱼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18年10月23日 编辑:

一个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双髻溪穿过山间,流淌至村庄。阳春市圭岗镇山塘村的村民钟益满起了个早,忙着给小水氹的鲩鱼投放草料,看着肥美的鱼儿在清澈的山泉水中嬉戏,他满脸笑容。在山塘村,像钟益满一样依水而居的农户有400多户,占据了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二,截取流动的山泉水养殖氹仔鱼,是村里几代人的生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圭岗氹仔鱼的美味来源于它原生态的养殖方式,村民在屋边地头挖上一口小水氹,用流动的山泉水和天然的鱼草养殖,上市的氹仔鱼少则养殖3年、多则5年,体长约80厘米,重量基本在15斤以上。鱼的个头大,味道鲜,入口没有土腥味,深受当地人欢迎,也吸引了八方食客。

百吃不厌总是鱼,圭岗人不仅会养鱼,也爱吃鱼。一条十几斤的氹仔鱼,可以做出8道不同的风味:烹炒的鲜香、清蒸的质嫩、椒盐的酥脆……漫长的秋冬季节,有了鲜美的氹仔鱼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且有滋有味。氹仔鱼的最佳上市时间是每年9月至次年春节,在钟益满的记忆中,看见大鱼就意味着团圆,而全鱼宴更是过年才有的丰盛佳肴。

从村里走出的谢小龙如今成为了大厨。“大鱼的肥美是小鱼无可比拟的,氹仔鱼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吃法。”21年的从业经历,谢小龙把家乡氹仔鱼的做法研究了个透,在他的厨房里,他一边整理厨具一边将烹饪经验娓娓道来。        

“焖”是圭岗人最传统的做鱼方法。杀好的鱼切成块,用陈皮、姜片、盐简单腌制,均匀地放入锅中,加上山泉水慢炖,一锅原汁原味的焖烧氹仔鱼就此制成。在焖煮的过程中,谢小龙没有停歇,将鱼头鱼尾装盘,加入姜丝和春砂仁放入蒸锅。鱼杂含有大量的胶质,谢小龙通常用它来煎蛋,搅拌好的鱼杂与蛋液倒入热锅中,煎至两面焦黄起锅。再把剩余的鱼腩倒入锅中炸酥,整个厨房被不同的鱼香味包围。“时下年轻人吃鱼的方法越来越多。”说话间,他将剩余的鱼身去骨切片,放入调味腌制,用油炒香酸菜,入锅加水煮鱼片制成酸菜鱼汤。不出半小时,一桌集焖、蒸、煎、煮、炸的全鱼宴便摆上案台。

纵使谢小龙有“十八般武艺”,但最正宗的氹仔鱼,仍是只有在家中才可以烹制品尝到。谢小龙说,家乡的氹仔鱼不论是养殖还是烹饪,都离不开山间的活泉水,鱼的鲜美伴着泉水的清甜,那是家乡特有的味道,离开家乡的孩儿不论走了多远都还是惦念它。

圭岗镇养殖氹仔鱼的历史由来已久,镇上的老人说,在小水氹里养鱼与阳春市西部部分村落利用稻田养鱼,以及古时岭南西江以南一带以鱼改善土壤的遗俗有关,而自打他们有记忆来,祖祖辈辈便是用这种方式养鱼营生。如今,圭岗氹仔鱼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味,每逢佳节,慕名来收鱼的人排起长龙,有人一买就是上百条,市民对氹仔鱼的喜爱可见一斑。

传统佳肴从一家一户的小饭桌端上了饭店的大饭桌,让越来越多的村民鼓起了腰包。钟益满介绍,氹仔鱼每斤收购价20多元,他们家仅卖鱼的收入一年便有6万多元。多年来,养殖氹仔鱼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主要门路。


上一主题 :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习近平这些话温暖人心

下一主题 : 家属送锦旗向阳江日报致谢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