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诚信宣传 - 圭岗凼仔鱼将上央视!绿色环保养殖法深受追捧

圭岗凼仔鱼将上央视!绿色环保养殖法深受追捧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17年09月06日 编辑: 欧阳胜勇

欧昌和养殖的凼仔鱼。谭兴孚 摄

  ■ 本报记者/谭兴孚

  通讯员/邹 蓓

  “凼”,这个字估计很多人不会念,但作为典型的象形字,我们都能猜到这跟水有关,其实这就是小水池的意思,念“dàng”。这个凼字,能联系起一种美味——阳春市圭岗镇的凼仔鱼。这种凼仔鱼因其绿色环保的养殖方法而深受消费者追捧,不久即将在央视“露脸”。

  央视摄制组走进圭岗镇

  近日,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农广天地》栏目“农田餐桌”节目摄制组,走进山清水秀的阳春市圭岗镇上垌村拍摄当地传统特色产品凼仔鱼,并将于近期播出。

  圭岗凼仔鱼有何特别之处?让央视摄制组千里迢迢而来。圭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凼仔鱼是圭岗地区富有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其形成的原因是:圭岗处在阳春市西山山脉,农户多居住在山岭间。由于没有面积较大的平缓土地可用,村民只好在山岭间的房前屋后,开挖一些小面积的小水凼,一般直径2米至3米左右。蓄上水,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放上适量的鲩鱼苗,然后不定期在凼里放些青菜、蔗叶及杂草、番薯等喂养,一般春节或隔年捕捞,就可以吃上5公斤重左右的大鲩鱼。如养上四五年,则可重达10公斤左右,其肉质更鲜美可口。

  凼仔鱼已在阳春市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逢年过节,又是馈赠亲朋的送礼佳品。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圭岗凼仔鱼在春节期间常受到广东电视台专题报道,曾得到时任湛江地委书记林若赞扬。

  此次央视摄制组来到阳春圭岗拍摄专题节目,让当地养殖户坚定了信心。他们坚持绿色环保的养殖得到认可,也印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

  凼仔鱼养殖方法有讲究

  凼仔鱼的养殖方式甚为奇特。据上垌村党支部书记周业近说,高山地区的农户在沙砾土壤底质的地方,当地的群众在屋边地头挖一口小池塘(广东话叫“凼仔”)养鱼,便叫作“凼仔鱼”。

  记者在上垌村朝贵自然村村民欧昌和屋边的凼仔看到,村民利用山村里的现有资源,引山泉经年流入,建坝口源源排出,有源头活水,水质非常清澈,人亦可直接饮用。村民在凼仔放养鲩鱼,用山上的芒叶或木薯叶喂养,一般养殖期在三至五年。因其独特的活流水绿色食品养殖,这种凼仔鱼肉质鲜嫩、入口爽脆、肉多不肥口,营养价值高,且久煮不烂,没有腥味,大异于其他的塘鱼,因此深受消费者追捧。

  欧昌和告诉记者,要养出好的凼仔鱼,主要是要选择沙底池,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水量要够大,水质要好。通常清明节前后投放鱼苗,大小在0.25公斤左右,养3-5年,每条鱼出产时为四到五公斤,大的七至八公斤。宰杀后斩成块状,不用放水,放入姜葱、果皮等佐料,用自身鱼油干焖15分钟,味道十分鲜美。

  这种特殊的养殖方式,使凼仔鱼价格倍增,市场上的鲩鱼每公斤售价大约为16元,而凼仔鱼每公斤收购价高达50元,每尾鱼利润超200元。而且,春节期间上市,供不应求,凼仔鱼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拟实名登记保证鱼品质

  上垌村党支部书记周业近告诉记者,阳春市圭岗镇凼仔鱼养殖历史大约是在解放初期形成。大概是在上世纪70年代,圭岗地区因为山多田少,村民便偷偷在门前屋后挖一个小小的凼仔养鱼。这事很快给上级知道了,某些领导立刻发话了:这种“资本主义尾巴”,一定要割掉!但时任湛江地委书记林若经过实地了解后认为,这是山区致富的好门路,应该积极引导农民扩大养殖。从此,圭岗镇山区的村民,开始积极开挖“凼仔”养鱼,才有了现在著名的圭岗凼仔鱼。每年重阳节过后,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一些饭店和商家就会到上垌村购买或预订凼仔鱼,基本上是供不应求。

  因此,有个别人为了追逐更大的利益,把一些在池塘养大的鲩鱼运过来卖给村民,教唆村民以次充好。周业近表示,有一些鱼贩子,专门会在凼仔鱼上市前一两个月,用货车拉一些塘养鲩鱼卖给村民。个别村民为了追逐眼前的利益,买了这些鱼,但生意终究做不长久,因为是不是好鱼,客人一吃便知道。

  为了保证该村的凼仔鱼质量,2012年,周业近在村口唯一一条进村道路上安装了监控,一旦发现运鱼车辆进村,便会上前制止。周业近说,上垌村凼仔鱼的口碑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毁了整个村的名誉。接下来,周业近还打算将村里养殖凼仔鱼的村民,家家户户进行登记,实行品质管控,打响上垌村凼仔鱼的品牌。

上一主题 : 阳江市残协:14名残疾人获模拟冰壶球和飞镖

下一主题 : 全国五金刀剪产品信息“自平台”上线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