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图:杨厚芳(左)在农贸市场选购食材。 宋福亮 摄
随着一声“下课”,71岁的杨厚芳匆匆走出市老干部大学,赶往牛墟市场。看着市场内品种丰富的蔬菜、肉类和水产品,杨厚芳感慨良多,往昔物质匮乏的生活仿佛近在眼前,但又那么遥远。
物资短缺的年代,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们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便是:“你吃饭没?”那时的孩子盼过年,除了穿新衣、放鞭炮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吃上平日里吃不到的鱼和肉。杨厚芳介绍,每逢年关岁末或节假日前夕,街道上到处都是排成长队的购物“长蛇阵”。
走进上世纪90年代,现代生活雏形逐渐显现。杨厚芳眉飞色舞地说,人们家中不仅有了余粮,物资也逐渐丰富,集市和小市场多了,许多家庭开始随吃随买,各种特色餐厅出现在大街小巷,进酒店尝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谁家有喜庆事都愿意在酒店摆一桌,省事又体面。
说起以前食物的匮乏,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张植兴,一下子来了精神。1976年,30多岁的张植兴从高州市调回阳江农机二厂。身为一家之主,他对柴米油盐一点也不陌生。那几年到了年底,张植兴总要拿着户口簿去粮管所更换粮证(俗称“米簿”)。每个成年人每月仅有23斤米与一些面粉,干体力活的成年人可以多领取一些米,小孩子则分年龄段领取。一旦吃完限额供应的大米,张植兴就要买议价米,购买一斤议价米需要花费2角8分,比使用粮证购米贵了不止一倍。“为了节省粮食,那个年代的人很少吃得上饭,一日三餐主要喝粥,偶尔做些馒头、包子、‘濑锅撑’。”张植兴说。
改革开放初期,包括粮食在内的大部分商品,人们仍需要凭票购买。回忆起当年的购物经历,张植兴颇有感触地说:“那时阳江有食品公司、果蔬公司、水产公司、烟草公司等多家公司,人们除了出示票证,还需要去不同的公司才能购买到所需物品。”
与此同时,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农民通过集体劳动,赚取工分换粮食吃。小时候生活在阳西县的陈球,在他的记忆里,如果农民没有赚到足够的工分,就不能去生产队领取粮食。干完农活,农村的孩子便组队去河里捉鱼,用这种方式丰富自家的食材。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从大包干变为包产到户,粮证、油证、猪肉证等购物凭证逐渐消失。市档案局工作人员介绍,1988年阳江撤县建市,许多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文件没有保留下来,阳江何时结束凭票供应尚未有确切考证。那时人们的饮食文化开始丰富了起来。当时正值青年的叶植众偶尔与朋友去南恩路逛街,之后就去河堤吃夜宵。炒螺仔、牛头皮、牛腩面、白切鸡……这在改革开放之前不可想象的画面成为现实。繁华的河堤人流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昏黄的灯光下热气腾腾的食物,成为那一代人不可磨灭的回忆。
随着千禧之年的到来,鱼、肉、蛋等荤菜已经成为人们家里餐桌上的“常客”,煲猪骨汤成为阳江人日常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人们从盼过年到“天天过年”,百姓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消费理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从满足于吃饱穿暖到吃好穿好,再到吃出健康,穿出品位。科技的发展更是改变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电冰箱的普及让人们可以一次购买食材长时间储存;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可以品尝千里之外的美食;外卖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以前想吃什么得自己出门购买,如今只需要动动手指下个订单。
据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食品零售价格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舌尖上的阳江见证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福利,见面的问候语也从“吃了吗”变成了“吃什么”。■ 刘静雯 邓贤志
上一主题 : 前进路上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下一主题 : 启示——习近平纵论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