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粤西的阳江市,人才短缺是长期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阳江作为大湾区西拓的第一座城市,被赋予了新的战略定位: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要在广东省“湾+带”联动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突破人才瓶颈成了阳江的当务之急。
以才引才:打造水产养殖人才梯队
阳江地处南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素有“广东鱼仓”之称。师从国际著名鱼类生理学家、中国工程院林浩然院士的陈兴汉,在海洋经济动物繁育、渔业资源保护、海水生态养殖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2005年他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后,本有几个留在一线城市工作的机会,但最终选择阳江职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刚来时,学院水生生物学专业老师只有1个研究生和1个本科生。”陈兴汉告诉记者,那时阳江的水产业因养殖粗放、技术含量较低,加上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总是大起大落,养殖户面临着巨大风险,“苦心经营多年的成果,一年就亏得倾家荡产”是常有的现象。
为摸清当地的水产行业概况,陈兴汉的足迹踏遍了阳江沿海的每一寸土地,将搞科研的“实验室”搬到海边和田间地头。禾虫和沙虫的种苗,早些年一直要靠从越南进口。陈兴汉与学生一起,对禾虫和沙虫的生长习性、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市场情况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指导研究成果进行产业转化,成功打破了种苗依赖进口的局面,产生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并于2011年获得地市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潜心科研的同时,陈兴汉还在阳江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积极参与搭建引才平台:参与组织实施广东省“扬帆计划”重点人才工程市级项目“阳江市海洋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项目、县级项目“阳西县程村蠔产业链人才培养工程”;参与阳江市首个“院士工作站”——“广东省海纳海洋经济动物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体系院士工作站”创建;组织引进阳江第一批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团队项目“阳江市海水娱乐养殖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相关领域人才在阳江落地生根和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现在,阳江职院水生生物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中有1个博士后、3个博士研究生、3个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他们培养了200多名高素质水产领域人才,而且大部分都进入了水产行业工作,打造了高素质的水产养殖人才梯队,为推动水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挚情感才:退而不休的人才“妈妈”
在阳江市中医医院有一位员工,原本于2012年就退休了,但7年来她每天依然按时到医院上班。从1983年至今,她已在该院工作了整整36年。这位退而不休的员工名叫黎玉好,医院上下都亲切地称她“好姐”,而在阳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姚正勤心目中,她称得上是阳江医疗方面的人才“妈妈”。
1983年,黎玉好从茂名市电白县人民医院调回到家乡所在的阳江市中医医院担任护士长。那时医院人才匮乏,发展十分缓慢,难以满足市民就医需求。后来,黎玉好的丈夫身患重病,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黎玉好一边照顾病床上的丈夫,一边跟着医院护士长转,进修学习护理管理、人才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回来后,黎玉好先后担任阳江市中医院新组建的护理部主任、人事科长等,开始千方百计“招兵买马”。“只要看到有简历投来,或者听说哪里有人才资源,我就会很兴奋,尤其是看到研究生学历的眼睛马上发光的。”黎玉好说,每次有人才来面试、报到,她都要亲自去车站接,还自掏腰包请吃饭,详细了解各种人才学识以及生活方面的情况。“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工作,每次为医院引进一名急需人才,我都感到特别欣慰。”黎玉好说。
“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公事私事,无论是好事还是烦心事,大家都习惯找好姐,她是员工们心目中的知心大姐。”该院颅脑外科副主任杨太生告诉记者,好姐对每位新入职员工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经常跟员工谈心,员工是哪里人、性格爱好、工作特长等,甚至有没有男女朋友她都知道,并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阶梯人才培养计划,帮助员工成长。
阳江市中医院现任人事科负责人表示,人才对医院的发展是最核心的要素,科学合理的人才配置、任用、留用等,直接关系医院的兴衰成败。阳江市中医院2014年被评审为三级甲等中医院,先后引进了正高职称20人,副高职称68人,研究生学历34人,本科学历406人,其中许多医疗人才的引进都有黎玉好的功劳。
“好姐在尽心竭力为阳江市中医院引进和培育人才的同时,还积极为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等医院招揽人才,为阳江医疗人才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姚正勤说,近年来,在黎玉好事迹和精神的影响下,阳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好姐”,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各类人才感受到温暖和重视,从而选择阳江、扎根阳江,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善用留才:外来人才找到事业春天
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旗县的田伟光,2006年从中南大学的“王牌”学科——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入职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从事技术质量工作,一干就是6年。为了能在更大的平台寻求更好的发展,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他下定决心来阳江开拓事业。
2012年5月,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青科技”)正式在阳江投产,成为阳江为数不多的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同年12月,田伟光来广青科技报到。那时,公司还没有技术质量部,负责一些相关业务的人员和科室也很零散,公司的技术质量工作几乎从零开始。
田伟光挑起了公司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研发等工作的大梁。近3年来,他带领这个拥有300多名科技人才的团队,不断完善公司生产工艺,常规产品质量突飞猛进,客户端不锈钢冷轧产品一级品率由不足80%升至95%以上,高端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评价,产品相继打开多个国外高端市场。
技术质量部的工作贯穿公司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产品质量提升、特材产品增效、研发减税补助等途径,田伟光的部门每年为公司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他主导研发了20多个新钢种,为公司促产增收作出了卓越贡献。经过短短7年,田伟光便从一名部门助理逐步升迁至公司副总工程师,被授予“阳江市市管拔尖人才”称号,还当选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如今看来,当初自己选择来阳江发展是完全正确的。”田伟光说,阳江不仅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而且特别重视、重用人才,给予人才成长创造机会。特别是去年以来,阳江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效应凸显,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
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12月17日报道
上一主题 : 习近平:“七子之歌”总能听出新意
下一主题 : 集思广益纳良策 凝心聚力谋发展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