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我们节日 - 我们的节日•端午 | 阳江人是这样“做节”的

我们的节日•端午 | 阳江人是这样“做节”的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0年06月27日 编辑: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受疫情影响虽然今年的节,与往年有些不一样但习俗依旧,岁岁仍然安康端午,你家是这么“做节”的吗?

微信图片_20200627091721

 挂菖蒲艾草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一大早,家家户户的阳江人都会在家门口挂一束艾草、菖蒲寓意避邪和祈求健康平安

 喝雄黄艾酒

五月天湿热,五毒齐出,邪祟丛生被视为“毒月”、“恶月”阳江人会在端午当天喝雄黄艾酒为的是驱邪、消毒和避疫

微信图片_20200627091716

 赛龙舟

阳江有记载的端午赛龙舟习俗已有2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起龙舟五月初一旺龙舟龙舟点睛采青之后开始正式比赛最热闹的时候要接连比赛三天虽然今年没有龙舟赛看但我们也能“云”上看▼

由市文联主办、阳江摄协协办的“我们的节日——漠阳端午文化摄影图片展”已在市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开展。该展览共展出120多幅(组)珍贵的摄影照片,展现了阳江传统龙头雕刻文化、起龙舟、旺龙舟、扒龙舟、看龙舟的热闹场景,以及包粽子、做麻蛋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期:6月24日-9月30日。


吃麻蛋、粽子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少不了“吃”每到这天阳江人就会摆上传统小吃和当季水果荔枝、麻蛋、李子、粽子等 

粽子在阳江亦称为“裹粽”阳江裹粽有“灰、白”之分“灰裹粽”用灰水浸泡糯米在米中插入红色的苏木,意喻吉祥“白裹粽”以糯米掺肥肉、咸蛋黄、绿豆等为馅 

端午节由来已久,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究其由来,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等。其中,为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的说法。

 中国人对端午尤为重视除了习俗,还有不少与端午有关的诗一起看看,感受古人的端午气氛吧 邂逅最美端午诗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希望与爱人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节,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沐浴更衣,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节赛龙舟,热闹非凡。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端午的龙舟,多么欢乐啊!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赠与我了一枝艾草,老朋友不在身边,新知己远在千里之外,一心为国家尽忠的人啊,已经白发苍苍。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吃两只角的粽子,帽子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高兴地喝酒。

《谢人送粽》唐·杨巨源
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端午节,友人送来了粽子,青黄的粽叶,包住黄灿灿的粽子,香甜口可,这份浓浓的情意,深深藏在心里。


端午正值仲夏

晴日碧树,万物生长

世间充满了勃勃生机与力量

愿你安康,顺心如意



上一主题 : 阳江漆器之漆皮箱

下一主题 : 120余张图片展现阳江端午民俗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