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校园 - 此心安处是吾乡,异乡人在阳江择业安家 有了家便是幸福的牵绊

此心安处是吾乡,异乡人在阳江择业安家 有了家便是幸福的牵绊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1年02月26日 编辑:

3

“新阳江人”谢国志在自己的面馆里打包外卖面食。梁文栋摄


27年,24年……来自异乡的补建华、谢国志从青春年少时踏上阳江这片土地,一直到不惑之年也未曾离开。他们的人生,亦如每一个平凡的你我他,选一城、择一业以安家,努力生活,认真工作,时而纠结,时而自豪。至今,他们眼里还多了一些坚定。

他们,一个是阳西县儒洞镇的荔枝种植“大神”,20年如一日地研究荔枝生产,亲自打理着6个总面积约1000亩的果园,同时不断研究新品种新技术并面向全国推广,如今园内集聚了从世界各地引进的300多个荔枝品种;一个是经营着30平方米小店的面馆老板,每天用心出品300多碗带有重庆风味的小面,这碗面让他与阳江这座城以及城里的人有了联结。


■ 阳江日报记者/陈海涛    ■ 见习记者/冯锦禧

怀揣梦想的种子南下阳江

“广东阳江,听起来就像是一个‘遍地黄金响’的宝地。”

1994年,从中南林学院(即现在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的湖南人补建华没有选择留校,而是接过阳江向他抛过来的橄榄枝,来到阳江林场田畔分场从事林木种植工作。这与他大学所学的经济林专业相符。

怀揣着奋斗的梦想,补建华踏上了驶往广东的列车。路途奔波,补建华先是乘坐火车从湖南来到广州,然后从广州坐大巴车来到阳江城区,之后转乘中巴、小货车,最后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一路颠簸抵达位于阳东田畔的林场。

“一路上,气候由冷变暖,而初到阳江,我的心却由暖转凉。”补建华说,林场地点偏僻,地区发展落后,这与他内心中的繁华广东有着巨大落差。面对骨感的现实,补建华把心中的理想暂且放下,埋头工作。当时,补建华的女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不远千里跟随他来到阳江。

1997年,补建华被调到阳江林场儒洞分场。在国有林场改革分流种果的背景下,补建华夫妻二人自己动手开拓荒地、种植果树。经过20多年的耕耘,补建华在漫山的荔枝树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遍地黄金”。

在补建华调去儒洞的这一年,20岁的重庆小伙谢国志也匆匆告别了家乡,风尘仆仆南下,来到阳江的一家企业当厨师。“那时在这边的工作待遇还不错。”谢国志说,后来他在阳江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彭其美,她也是重庆人。往后24年,两人恋爱、结婚、生子。5年前,谢国志夫妇在市区二环路租了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开了一家重庆小面馆。夫妻二人用心做好每一碗面,照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乐业安居一心留在阳江

1994年,补建华把户口从湖南老家迁到阳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阳江人”。2月22日,在阳西县儒洞镇河洞村百荔园,补建华操着一口地道的阳江话,跟果农交流今季荔枝的种植要点。偶尔有来自茂名的果农来电请教,补建华也能自如地切换语言,用流利的白话跟对方交流。

在补建华的果园里,集聚了300多个荔枝品种。除了从世界各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还有改良的传统荔枝品种。目前,补建华的团队通过高接换种、大枝嫁接技术,优化荔枝品种结构,改善了原有果树的种植弊端,使果树长势更优,果实品质更佳。另外,补建华还主动牵头对接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参与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培育新优品种。补建华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广东十大荔枝种植匠等荣誉。

这些新品种、新技术面向全国推广,也得到广大种植户的认可。每年,全国各地的荔枝种植户前来补建华的果园观摩学习。“全国各地很多荔枝树的母树,便是在这里培育出来的。”补建华在阳江与荔枝结缘,20多年潜心研究,如今科研、教学屡结硕果,让他颇感自豪。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补建华表示,种了20多年荔枝,种出了情怀,余生依然会把精力放在荔枝上,他离不开这片荔枝园,更离不开阳江。

补建华把家安在了阳江。他在荔枝园里盖了楼房,还把老父亲从家乡接过来同住,过着归隐田园的生活,而内心依旧怀有理想抱负,日复一日地深耕细做,希望带动阳江的荔枝产业向上发展。

把阳江当作第二故乡

谢国志每天一大早到菜市场采购食材,然后在家里把牛肉、肥肠等食材煮好,再拿到店里。妻子彭其美则在早上7点来到面馆,熬制一天所用的面汤。熬汤的食材是精挑细选的猪骨和老母鸡,经过大火、中火和文火三道火候,熬上两个半小时。上午10点,面馆开门营业。

3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紧凑地摆放着4张餐桌。一到饭点,熟客陆续进店落座,常常把小店挤得站不住脚。顾客多时,常听见催促声。谢国志却不慌不忙,他要求自己必须保证每一碗面的出品。

他在乎面的劲道,要控制煮面的时间,不能慢也不能快;他在乎顾客偏好的口味,碗里的调料要看着是辣,是淡,是咸;他还在乎这碗面能不能被顾客吃完,掂量着面的量是该多点还是少点……这5年来,他把到店熟客的饮食习惯揣摩得一清二楚。

谢国志说,看着顾客把一份面吃得碗见底,他就打心底高兴。为着这一碗面,谢国志夫妇下了很多功夫,食材要挑新鲜的,面汤汤色要奶白鲜甜,辣椒粉得经自己手工捶打,煮牛肉的料汤需要20种药材熬制……附近学校师生、企业单位上班族把面馆当作“食堂”,定时到店吃面。每次谢国志关店休息,总会有熟客通过微信咨询开店时间,时刻惦记着他做的面。这让谢国志感到满足。

因为这碗面,他和很多熟客成了朋友。“有时顾客来到店里,就像回到自个儿家里一样,跑到厨房来喊着要煮碗面吃。”谢国志说,这样的感觉很好。这家店,这碗面,让谢国志夫妇和这座城的人有了更紧密的联结。

来阳江工作生活24年,谢国志早已把这儿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现在不仅仅是我们夫妻俩适应了阳江的生活。我们的小孩从小在阳江长大,跟我们打趣说阳江才是他们的故乡。”谢国志说,孩子们回到重庆,老是念叨着阳江的海鲜。

如今,谢国志一家已经扎根阳江。于他们而言,夫妻同心,一起奋斗事业是幸福;孩子平安成长,家庭和睦喜乐是幸福;用心做面,不辜负顾客的一番喜爱,有这种温暖的牵绊也是幸福。


上一主题 : 贫困户蒋提刚身残志坚,当保安做中介增收脱贫——

下一主题 : 双滘村把文明实践主题公园作为主阵地 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