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记者/张影
眼下,正值鱼苗销售旺季。4月9日,记者走进阳西县儒洞镇新村鱼苗养殖场,一道道田垄将洼地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方状形鱼塘,渔民们正忙着出售鱼苗,车来车往,好不热闹。
“今天已经卖出去50万尾金鲳鱼苗了,净赚超过15万元!这40多天的辛苦值得了!”站在齐腰深的鱼塘里,渔民廖尊一边忙着打捞鱼苗,一边高兴地向记者报告好消息。
起初,由于没有经验,缺乏养殖技术,廖尊的鱼苗生意发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得益于“林校长”的技术支持和鱼卵供应,凭着自己一股吃苦耐劳的韧劲,经过10多年不断学习,廖尊完成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蜕变。
廖尊口中的“林校长”,是在新村土生土长的海水鱼苗繁育“土专家”林李泉。1990年,林李泉初次尝试人工繁育鱼苗,经过5年多的艰苦摸索,掌握了金鲳鱼的人工繁育技术,打破了当地渔民只能购买野生鱼苗、难以规模养殖的困境。这之后,林李泉又先后突破了美国红鱼、鲷科类鱼、白花鱼等10多种海水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难关。
为了将家乡的鱼苗产业做大做强,林李泉将刚孵化出的“鱼花”出售给渔民,毫无保留地将鱼苗养殖技术传授给渔民,并成立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为渔民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信息,渔民们亲切地称他为“林校长”。
“多亏了‘林校长’的鱼苗和生物饲料,让我们的收益大幅提高。”廖尊言语中满是感激。原来,传统养殖中,当地渔民使用粉状饲料和鱼浆投喂鱼苗,水极易变质,鱼苗成活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合作社不断创新绿色环保养殖,培育了营养价值高的生物饲料,大大提高了鱼苗成活率。
“这里的鱼苗活力好、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每年都会前来购买四五千万尾鱼苗,已持续多年。”另一边,来自湛江的张先生对新村的鱼苗质量赞不绝口。除了广东沿海各市,这里的鱼苗还远销广西、海南、福建、香港等地。
鱼苗不愁销,经济效益好,渔民干劲足。他们应用冬棚技术,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鱼苗上市外销。“一般一批鱼苗需要经过四五十天的养殖,一年可养殖七八批,每年能赚100多万元。”廖尊说道。而合作社仅靠卖生物饲料,每天也有不错的收入。
眼看着父亲和家乡的鱼苗生意做得越来越风生水起,廖尊的两个儿子也加入到鱼苗产业中来。在廖尊的指导下,小儿子很快便掌握了鱼苗养殖技术。廖尊的二儿子则看中了鱼苗运输的商机,购买了2辆不同规格的运输车,将鱼苗运送至购买者所在地,每月收入也很可观。
“现在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你看,那是我家几年前新盖的房……”说话间,廖尊停下手中的活计,转过身指了指距离鱼塘不远处的一栋三层楼房。
像廖尊这样的鱼苗养殖户在周边镇村还有很多,鱼苗养殖让他们大步走上了小康致富路。
上一主题 : 市人民医院三大中心挂牌运行 实现“党群心连心”工作网全覆盖
下一主题 : 温湛滨到市人民医院调研 凝心聚力加快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