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记者/王静
老年人刷身份证查验健康码,残疾人相关业务“区内通办”,实施“先建后检”制度激发市场活力,“非接触式”办税使企业“一次都不用跑”……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改革,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痛点难点堵点,创新方式、简化流程、优化服务,让政务服务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打造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特殊群体 政务服务暖人心
近日,记者在市政务服务大厅门口看到,前来办事的群众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将身份证放在“健康防疫核验系统”识别设备上方停留两三秒,“健康码”信息实时显示,即可完成出入登记和核验健康码。大厅内设立了“老年人服务专窗”“退休人员认证专窗”,实行“线下优质服务+线上智能服务”并行,工作人员可为他们提供现场咨询、优先办理等针对性服务,协助他们使用手机进行认证。“我的母亲不会用智能手机,我帮她用身份证查验了健康码,又快又方便。志愿者把我们带到窗口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介绍了各类认证方式,态度十分热情。”市民林先生陪着90多岁的母亲来到专窗,仅用1分多钟就完成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阳江外出务工人员和外籍来阳江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为破解 “回户籍所在地办事”难题,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充分调研本地人员户籍信息,精准对接在阳江居住、务工人口较多的湖南省湘潭市、郴州市,以及外出务工较多的广州市、茂名市等地区,建立跨域通办机制。通过在市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开设跨域通办专窗、在广东政务服务网阳江专版设立“跨省通办”专区,提供线上线下办理医保电子凭证申领、开具职工缴存证明业务、机动车驾驶证公证、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等服务,异地办理事项达758项。
以阳江市一体化政务服务项目上线为契机,阳东区推行残疾人精细化服务,搭建跨层级协同审批平台,实现残疾人相关业务“区内通办”。申请人在政务服务网下载申请表和评定表,或到最近的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领取相关表格,即可就近办理相关业务,改变了以往办证要在户籍所在镇、医院、办事大厅重复跑动的情况。目前,区、镇、村三级使用同一个系统进行受理、审核、批复“办证、换证、迁入迁出”等9项残联业务,办理时限也从30天缩减至6天(含法定公示时间),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办事不便的问题。
审批“瘦身”提速 营商环境更优化
8月5日,2021年阳江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阳西现场会在阳西县绿色食品产业园举行,16个项目集中签约、14个项目集中开工、10个项目集中竣工,总投资约800亿元,持续掀起2021年阳江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新高潮,也展示了阳西县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
优化营商环境,就要抓住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阳西县实施“先建后检”工作制度激发市场活力,企业动工后,审批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等县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对项目同步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管理,及时指导、优先审批、主动对接动工项目,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对于未能及时完善相关手续的企业,通过发函提醒、现场办公等方式进行指导。对全县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设置企业服务员制度和“绿色通道”企业服务专窗,按照特殊办照流程,从快、从宽、从简保证项目落地。
海陵试验区线上线下齐发力,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认真落实“一门、一网、一次”改革措施,构建“不见面、马上办”审批服务模式,梳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办事频率较高的高频事项33项,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一次办、马上办、就近办”。海陵试验区行政服务中心牵头建设24小时智能政务服务区,引进税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智能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和政务服务综合一体机进驻,“8小时内”为企业和群众节省排队时间,“8小时外”解决务工人员请假办事等问题,实现“便民不打烊、服务零距离”。
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阳东区各级各部门纷纷出实招、出新招,推出升级版“税收秘书”服务,为企业定制“一企一策”方案,通过移动办、掌上办、智能办及个性化定制辅导,推广“非接触式”办税,实现企业办税“一次都不用跑”。搭建“个转企”引导平台,为“个转企”开辟绿色通道,推行银企对接、上门帮扶措施,协调解决个体户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促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今年全区共有27户规模以上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今后将继续深入挖掘‘个转企’的潜力户,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结合主体情况加以引导和扶持,优化审批服务,做好转前、转中、转后服务保障,推动‘个转企’工作顺利实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市市场监管局阳东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主题 : 省首届农村创业创新大赛评审会举行 阳江5项目入围半决赛
下一主题 : 传承好作风 记录新时代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