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1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为“南海Ⅰ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建言献策,为“南海Ⅰ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1年12月20日 编辑:

整合海丝资源 培养领军人才


阳江日报记者/曾宇萍   见习记者/王勇明

12月18日,“南海I号”对话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海丝馆举办。1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明确规划定位、整合资源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为广东海丝馆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促进“南海I号”文化品牌发展繁荣,推动海陵岛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成就世界瞩目

发展优势明显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对“南海I号”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发展前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一致认为,依托“南海I号”,广东海丝馆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上具有明显优势。

广东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研究员崔勇表示,“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历经了30多年的打捞、保护发掘工作,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再到成熟壮大的全过程。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主任、研究员郑红军和广东海丝馆馆员龙志坤都认为,“南海I号”联结着古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交换、文化交流,推动着区域的文明交融,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文化基因,符合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要求。

以国外多个著名博物馆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葡萄牙语系教师Mariana do Nascimento Ramos也指出,群众需要博物馆这样一个文化基因库,来帮助人们建立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南海I号”在这方面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

凝聚社会力量

建强人才队伍

确立新定位,明确新规划是广东海丝馆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关键。山东大学教授姜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杨励等都认为,广东海丝馆可充分借鉴对标世界知名沉船博物馆,再赋予中国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智力支撑和资金支持都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广东海丝馆存在管理机构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欠缺等短板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物的保护利用和海丝资源的整合。

如何破解发展难题?郑红军提出了建立消费主导、省部共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沉船博物馆的设想。他表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需要更多支持。政府应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加强归属感成就感、提高待遇等多种方式留住顶尖人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学教师Kizito Tekwa通过分享加拿大博物馆的经验做法,建议可通过建立相关博物馆协会,定期讨论博物馆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博物馆之间的合作。

整合优势资源

加强交流合作

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国际间的交流推广,是与会专家学者多次提到的发展建议。

中国文物报社副研究员李晨指出,要对标对表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确定总体收藏目标,进一步优化博物馆的收藏体系,拓展藏品的种类和质量。同时依托科技创新,不断攻克文物保护方面的难题,提升保护能力和智慧管理水平。

在充分发挥博物馆公众教育功能方面,广东海丝馆馆员李剑表示,下一步可整合国内博物馆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开展跨领域合作,推出更多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研发独具特色的公众教育活动,为群众打造沉浸式的体验。

海陵岛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广东海丝馆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的一大优势。杨励认为,“南海I号”可借鉴香港经验,围绕博物馆建设海洋公园,充分挖掘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点线面”纵深推进,打造一体化景观以吸引更多游客。


上一主题 : 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在汕头落幕

下一主题 : “漆·海——阮文峰漆艺作品展”举行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