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记者/刘文婷
在阳江,有一种幸福叫“学校就在家门口”,有一种安心叫“病有所医”,有一种踏实叫“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所就”。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市委市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投入,精准发力全力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短板,织密织实民生保障网,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温暖答卷”。
发展教育事业筑牢民生之基
新投用的7所中小学校朝气蓬勃,读书声朗朗,欢笑声阵阵;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首批学生徜徉知识海洋,阳江人的“本科大学梦”终成真;33所中小学校启动建设,一大批优质学位正在路上……
“这所学校离家近,环境优美,孩子能在这里上学,作为家长我很满意。”“新学校很大很漂亮,在这里读书很开心。”一份份教育惠民“大礼包”,解了万千家庭“急难愁盼”。家门口上到好学校、接受本科教育,孩子和家长们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教育是民生之基,寄托着万千家庭的殷殷期盼。
五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举全市之力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阔步前行。我市先后荣膺“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的不懈努力,五年来共投入22.3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7所,增加公办学位5.2万个,全市在校(园)生数规模增加8.3万人。
同时,通过民办幼儿园转制公办幼儿园、政府购买学位等多种形式,增加公办学前教育学位3.1万个,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学位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这五年里,教育事业史上矗立起一座丰碑。市政府与省教育厅、广东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方联手,共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改写了阳江没有全日制本科大学的历史,跨上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台阶。
阳江校区首期开设5大学院、7大专业,同步开展本、硕、博教学。未来将建设10至12个学院和海上风电产业学院、五金刀剪产业学院等5至7个产业学院,办学规模达到在校生2万人。
未来,一批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将从这里走出,为阳江乃至粤西地区创新发展“输血造血”。
我市还创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模式,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技能人才。
优质医疗服务守护百姓健康
柔性引进钟南山院士团队、林延龄等著名专家,共建市呼吸医学中心、市心血管中心;新增省级重点专科3个、特色专科5个;阳西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获全省推广……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速。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和最重要指标。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建设卫生强市、健康阳江为目标,聚焦民生关切,在高水平医院建设、医疗卫生重点项目、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举措,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为漠阳儿女构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作为龙头医院,市人民医院以建设高水平医院为契机,与著名专家共建市呼吸医学中心、市心血管中心,获评“中国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成为全省首批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医院,开展了国际尖端TAVR心脏手术等37项新技术,集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学科,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高水平医院建设的示范引领下,我市以项目为抓手,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升级市120急救服务系统,推进县(市、区)人民医院升级建设、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实现市、县、镇、村医疗机构提档升级。
其中,市中医医院二期项目备受关注。项目接近完工,拟规划设立门诊、急诊、体检中心、治未病科、培训基地、放射科等科室,增加350张床位,将大大缓解床位紧张问题,改善患者就诊环境。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94个,床位16169张,卫生技术人员17209人,较2015年分别增长 1.41%、48.15%、56.33%。我市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3.88人,全省排名第一。
组建医联体、医共体、专科同盟,推行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和医用耗材加成;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多措并举之下,我市逐步打通服务百姓健康的“最后一公里”,破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获得更优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保基本兜底线筑牢“保障网”
蹲厕改坐厕,安装一字扶手、上翻扶手、沐浴椅,墙边、楼梯边加装不锈钢扶手……简单的改造却给残疾人梁德贵的生活带来大变化:上厕所不那么费劲了,沐浴不用担心会摔倒,每天还能出门晒一会儿太阳。
像梁德贵一样,我市今年共1340户残疾人家庭享受这一福利。阳江投入670万元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把好事实事办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一座城市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推出一系列保障举措,将一条条民生底线兜牢筑实。
政府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622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65户,完成农房改造1.1万户,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全市现有各类养老机构85家、养老床位18324张,比2015年末增加30家、6824 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0元,让困难群众“老有所养”。
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812元/人月、575元/人月,城镇、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1300元/人月、920元/人月,14582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让困难群众“弱有所扶”。
集中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提高至1883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提高至1227元/人月,健全完善全方位关爱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让每一个孩子在爱中成长。
出台实施我市2.0版“促进就业九条”,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加大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力度,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让群众“技有所长”“业有所就”。
今年10月20日,随着新增社区服务站的挂牌,我市实现49个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全覆盖,继续向所有村(社区)服务点全覆盖的目标发力,持续推进“双百工程”,将兜底民生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不仅“兜得住”,更要“兜得好”。
上一主题 : 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在广州召开
下一主题 : 市政协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暨第四期“政协大讲堂”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