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黄晓渝(前排右二)与同事在分析患者病理。
谭文强 摄
■ 阳江日报记者/曾宇萍
“居家获得医疗和护理,已经成为失能、半失能老人非常重要的居家养老需求。”近一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黄晓渝,在全力为患者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同时,始终广泛听取群众心声,积极走访一线开展调研,从服务体系、健康管理、行政制度等多个角度深层次思考问题,坚持为人民鼓与呼。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也逐步上升。但由于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服务良莠不齐、住院费用高昂等情况,很多家庭未能选择养老机构照护老人,而在居家养老的过程中,则存在着家庭人力负担、保姆看护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居家养老存在的难题?黄晓渝深入调研,倾听群众诉求,提出了关于完善医疗护理上门服务体系提升居家养老质量的建议。她认为,可完善医生护士在社区医院的多点执业制度保障,盘活闲置资源,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增加“上门出诊”“定期家访”“医疗护理服务购买”等灵活模式。为社区居家养老群体建立专门健康档案,增加失能老人家庭护理费用纳入“社会保险”的政策,并分层次培养养老医疗护理人才。
除了居家养老外,今年进京参加全国两会,黄晓渝还着眼于小切口,准备提出关于健康管理和医疗辅助人员两方面的建议。
“互联网+医疗服务”是目前解决医疗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智能可穿戴远程监测设备可全面启动和推进对专科疾病患者进行线上线下、全周期、全方位的管理,实现有效的健康管理。黄晓渝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将“智能可穿戴远程监测”纳入医保支付,全面启动健康管理新模式的建议,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像健康管理师、医生助理、助理护士、护工等医疗辅助人员通过与医生的紧密合作,在协助实现健康保健服务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现阶段关于医疗辅助人员的设置和管理并不完善。结合公立医院体制改革,黄晓渝建议,把设置医疗辅助人员岗位纳入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指引医疗机构设岗建制,并针对岗位需求确定培养方式和培训制度。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作为来自一线医疗岗位的代表,履职4年来,黄晓渝所提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备受鼓舞,也更加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若千钧。今年,也要把群众的诉求带到北京去,积极发出阳江的声音。”黄晓渝说。
上一主题 : 阳西疾控中心党员李海清扎实开展流调工作
下一主题 :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新增2个本科专业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