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以建设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契机,我市多措并举建设世界级海丝文化产业带

以建设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契机,我市多措并举建设世界级海丝文化产业带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2年03月08日 编辑:

推动“南海I号”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


■ 阳江日报记者/费先霞

   通讯员/郭亨文

“南海I号”是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最完好的沉船考古发掘项目,开创众多水下考古研究之最。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其中“南海I号”沉船被列入水下考古重大项目。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南海I号”保护利用水平,加快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当前,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以建设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契机,着力打造集出水文物考古、海丝文物保护、海丝文化研究、海丝风情展示、海丝文创展销、海丝文艺展演为一体的世界级海丝文化产业带,推进“南海I号”加快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

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出水文物超18万件

“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较早、体量巨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已出水文物超18万件,创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包括大宗精美陶瓷器、体量巨大的铜铁器、光彩夺目的金银器,还有漆木器、铅锡器、玻璃器、人类遗骸以及动植物残骸等多种类型文物,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当今世界上最集中展示海丝文化的载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南海I号”沉船的发掘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重要考古工作之一。其“整体打捞,整体发掘,整体保护,整体展示”的理念和实践,是我国对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启迪和独特贡献,不仅体现了我国水下考古在方法论上的进步,也体现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综合实力、实施能力、多学科协同能力等方面的进一步成熟。

据广东海丝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海I号”的发掘接近尾声,即将进入漫长的科学考古保护阶段。该馆将统筹做好考古发掘、出水文物保护、船体保存环境控制等工作,对沉船和文物进行及时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和系统性研究。

“一带一路”文化使者,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

进入新时代,“南海I号”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基因,承载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丝路精神,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广东海丝馆依托“南海I号”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在馆内全程开放考古发掘过程,展出4000多件文物与展品,开馆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逾1000万人次。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南海I号”出水文物已相继赴沙特阿拉伯、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参与相关国际展览,向外国观众展示南宋时代中国海上贸易盛况,以及我国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和保护的成就。今年春节,“南海I号”首次面向东南亚,在马来西亚推出数字化全景展览和宣传活动,为当地民众送去浓厚的春节和海丝文化体验。

目前,广东海丝馆的西侧,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拔地而起。水遗中心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我省水下文物的考古、研究、保存、展览条件,推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接下来,我市将以“南海I号”品牌为核心,加快建设“学术研发区”,即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升级改造“展览教育区”,即广东海丝馆;规划建设“沉浸式体验区”,即新建设海丝体验馆。三区融合总体打造集出水文物考古、海丝文物保护、海丝文化研究、海丝风情展示、海丝文创展销、海丝文艺展演为一体,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世界级海丝文化产业带,形成“一带一路”世界海丝文化新的高地。

下一步,广东海丝馆还将进一步培养引进水下考古研究领军人才,推动挂牌成立中国水下考古活化利用研究院,牵头成立国际沉船博物馆协会,开展文物展览、学术、人才等交流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打造世界级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上一主题 : 阳江成为全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主战场”,前两月上网电量逾13亿千瓦时 “绿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主题 : 央视《远方的家》摄制组到阳江取景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