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阳江新一代漆艺创作者的坚守与探索—— 让当代审美与传统技艺如“漆”相遇

阳江新一代漆艺创作者的坚守与探索—— 让当代审美与传统技艺如“漆”相遇

来源 : 发布日期 : 2022年03月09日 编辑:

high_wm (36)

梁永顺认为,漆画有绝佳的质感呈现。

high_wm (38)   

“85后”林业潮在创作。受访者供图


■ 阳江日报记者/曾宇萍  梁驰

“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作为阳江“三宝”之一的漆器,始于明末清初,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文化特色。早在晚清,阳江的漆皮箱、漆皮枕和漆屏风等就已远近闻名。然而,20世纪90年代末,在受到塑料制品等的挤压、顶替后,阳江的漆艺曾一度陷入失传的险境。

2011年,“阳江漆器髹饰技艺”项目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穿越百年,阳江漆器依然让人惊艳。在商品经济、工业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推动阳江漆艺的传承和发展?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年轻一代漆艺创作者,听他们讲述对阳江漆艺创新发展的思考。

重视艺术构思

从本土文化汲取创作灵感

“阳江漆艺的传承发展,需在艺术构思上下大功夫。漆艺家要向内心挖掘,创作出能引起现代观众强烈共鸣的作品。” 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美术高级教师、市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梁永顺表示,制作传统的漆器,花费时间按规矩套路去做即可,但一味依赖技法,不重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无法得到青睐。

如何突破传统审美的限制,不少新一代漆艺创作者从阳江的本土风物着眼。出生于1976年的梁永顺,从孩童时期开始,就非常喜欢木船的造型与纹理。于是,他试图用漆的语言与小木船对话,并选用名为“莳绘”的漆艺语言,创作了一系列作品。通过透明、光亮、深邃的漆质和由金属粉堆出的“哑光”纹理,表现木船的古朴与厚重。

目前漆艺在用漆的选择上,主要有大漆、腰果漆和化合漆,技法也有上千种。尽管漆艺创作者有不同的用漆和技法选择,但是在采访中他们一致认为,不必有“唯一论”的看法。

“要从视觉的表达效果去选择材料和技法,不要用技法、材料去限制创作。”梁永顺认为,漆艺在当下的传播推广可以借鉴人们所熟悉的艺术形式,比如创作漆版画或者漆油画等,先引起观赏者的兴趣,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了解阳江漆艺。

结合市场需求

让阳江漆艺融入现代生活

在当下,漆艺的传承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收藏上。如何推动漆艺融入现代生活,创作更多贴合现代人审美的漆艺文创产品,是新一代漆艺创作者不断探索、思考的问题。

走进位于市区工业大道旁的“漆墨苑”,记者看到不少饰有不规则图案的手镯、葫芦和发簪等漆艺文创作品,它们都出自阳江著名漆艺家陈其积弟子、阳江漆艺代表性市级传承人林业潮之手。

在我市,专职从事漆艺制作的人极少,85后林业潮就是其中之一,自2009年底加入“漆墨苑”,他便一直在此工作。在林业潮看来,漆艺不应局限于艺术收藏等单一的层面,也可以让人们体验它的日用美学。近些年来,不规则的纹路图案颇受年轻一代的喜爱。林业潮便尝试利用丝瓜瓤上不规则的网格起纹、点漆,晾干后再重复叠漆、打磨。“每一件文创作品都要叠上10多层漆,才能很好地展现出漆的材质纹理。”精细的工艺、新颖的图案样式,让林业潮的文创产品备受市场欢迎。

但是,精巧的漆艺品对于工序和技法的要求,决定了它们无法像工业制品一样批量生产。林业潮表示,哪怕是手镯、发簪等相对比较小的漆艺品,制作周期至少要20来天,一个月的产量仅有20多件。每件的售价考虑到市场的接受程度,大多在300元至500元的区间,加上漆艺的原材料成本比较高,每个月的收益其实并不高。收入和回报不成正比,是制约年轻一代漆艺创作者专职从事漆艺行业的重要原因。当初和林业潮一起学艺的5个师兄弟,现在还在专职制作漆器的,仅剩两人了。

热爱漆艺的林业潮并不想轻易放弃。在研发漆艺文创产品的同时,他和师兄弟们抓住南国书香节、文博会等参展机会,尽可能多地推广阳江漆艺,让更多人了解喜爱阳江漆艺,同时也让创作出来的漆艺品接受市场的考验,积极接收市场返馈的信息,指引创作的方向。

梁永顺最近带着学生设计一款漆艺绿檀镯子。他表示:“款式的设计最容易抓人眼球,在展现出漆艺美感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简化一些漆艺工序的步骤。”

培育漆艺人才

为漆艺传承发展注入新活力

梁永顺说,漆是温润的、舒服的,它的兼容性很强,在质感的呈现上,是其他画种难以达到的。

林业潮说,温度、湿度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创作起来“人画一半,天画一半”,能让创作者体会到未知的快乐。

说起漆艺的美,每一位坚持漆艺创作的人眼中总是闪出亮光,他们渴望分享这种神秘的美,让更多的人去享受、去体会。对怀着兴趣来到“漆墨苑”的人,林业潮也愿意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讲解漆艺的创作过程。

但漆并不是一种容易把控的材料,漆艺繁琐的工艺特点,也决定了创作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件精致的作品。花费3个多月时间,才能创作出一件作品,是漆艺创作者的常态。“不少人兴致勃勃想学漆艺,但是做漆艺很需要定力,要坐得住,静得下心来。”林业潮说。

针对漆艺的这种特点,作为教师的梁永顺,在漆艺课程中也一直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他试过先教学生漆艺的技法,但他发现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不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后来,他从学生的创作兴趣入手,并提供一些精选的图案供学生参考,先简化技法教学,让学生更快地看到创作的效果,以提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对漆艺产生了兴趣,为了做出更好的作品,必然就有动力不断学习、尝试更多的技法。”同时,梁永顺还因材施教,引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在色感、技法等不同方面的特长。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正积极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合作,准备推出“3+2”培养模式,让学生在阳江接受三年漆艺教学后,能够到广州学习两年艺术设计课程,为阳江漆艺人才的培养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上一主题 : 阳江合金材料、海上风电实验室全力攻关核心技术

下一主题 : 阳春17个镇(街道)全面铺开错车台建设 一天完成61道错车台施工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