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鸳鸯湖畔,重阳时节纸鸢满天。袁丹心 摄
阳江市“守初心、担使命、传文明”宣传队活动现场。
关爱听障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中国好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周敦荣(前一)。
今年元旦前夕,一份新年惊喜降临漠阳大地。继2020年获得“幸福宜居之城”称号后,阳江再次被选为“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业宜居之城”。
这座地处粤西的年轻滨海城市,何以频获“幸福城”的认证?漫步阳江就能明白,这里抬头可望蓝天,推窗可见满眼绿,出门可感人情暖……一张张友善阳光的笑脸,汇聚成阳江人的幸福“微表情”。
阳江建市30多年来的发展之路,见证着文明与城市共同生长、互融互通、携手促进的新时代风貌。尤其近年来,在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阳江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文明提升城市之形、塑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之德,让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到群众的点滴生活中,形成了崇德向善、争先创优、团结实干的浓厚社会氛围。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阳江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今后5年,将持续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着力打造共建共享、服务优质、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体系。
点燃榜样力量
厚植向善沃土
诚实守信的摩托维修工冯计编、坚强励志的聋哑舞者苏倩瑶、坚守家乡小学近三十载的教师吴爱民、为艾滋病患者带来生命希望的护士戴芬……从2012年开始,一位位身边感人的榜样,陆续走进了阳江“厚德善行讲堂”。
“他们虽然平凡普通,却在用一举一动温暖着别人。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在江城区对岸村,刚刚高中毕业的雷同学听了“厚德善行讲堂”后深受触动。
“唱一支歌、看两部短片、听三个故事,谈一番感受,做暖心好事”,这种新颖的宣讲,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说教形式,让听讲者更易引起共情,还带动了“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成为“厚德善行讲堂”这一文明品牌活动的创新亮点。
这项由阳江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活动,创立十年来,进机关、村镇、社区、企业、学校、部队,已举办900多场讲堂,超过11万人次现场参与。
今年春节前,阳江市委、市政府走访了多位阳江市道德模范。李宗权就是其中一位。他先后被评为阳江好人、广东好人、中国好人。他20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癌妻子,和妻子携手顽强地三度与病魔对抗。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坚守在抗疫最前线,守护群众平安。这位铁汉柔情的警察,对妻子不离不弃的担当和敬业爱家的作风,感动了无数人。春节前夕,阳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玲上门慰问,送上新春祝福。李宗权马上写了一封信,感谢这份暖心惦记。这样感动与被感动的画面每天在漠阳大地上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阳江人学好人、做好事。
榜样是时代的最美使者,是社会的精神坐标。通过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社会正能量正在漠阳大地不断汇聚。
截至目前,阳江已组织了6届“阳江好人”评选活动,累计推荐评选“阳江好人”61名,其中32人获评“广东好人”,15人获评“中国好人”,2人获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南粤新乡贤”。
平凡英雄的精神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召着更多的人,从自身做起,从岗位做起。在阳江市“十项十大文明”评选活动中,全市有17个系统、600多个行业服务窗口参与到“十大文明示范窗口”创建,围绕公益宣传、环境卫生、便民设施等方面优化服务,积极发挥出表率示范作用,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提供着舒心的环境。
“守初心、担使命、传文明”宣传队、家风家训宣传和文艺轻骑兵走基层等活动也活跃在城乡各处,好人故事会、美照送万家、公益电影、送戏下乡、科普助农等,不断延伸到基层,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丰润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划动文明之舟
共筑美好生活
一个好人能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能影响一座城市。
距虎年春节还有十多天时,一批爱心物资汇集。随着2022年阳江市“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启动,包括阳江核电在内的13家爱心企业,筹集了粮油礼包等价值43万多元的物资,分送至全市2800多户困难群众手中。
自2008年起,这项暖心举措已成为春节期间阳江的品牌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累计募集款物800多万元,关爱慰问困难群众近4万户(次)。
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在持续传递。2月3日,阳西县新墟镇湖尾村的低保户吴叔家里,迎来了上门拜年的一群“红马甲”,得知吴叔家饲养的百多只土鸡因销路不畅滞销后,志愿者立即发挥团队力量,发出爱心倡议。
不到一天时间,110只土鸡被抢购一空。大年初五,7150元卖鸡款被送到了吴叔手上。这群可爱的“红马甲”来自阳江市扬爱志愿者协会。协会创办人之一许和回忆,2006年刚成立时只有11人,如今,他们的团队已壮大到3668人。
从小苗长成参天大树,阳江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用行动诠释着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服务活动也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据团阳江市委“i志愿”系统统计,2018年至2021年12月,全市注册志愿者新增18.4万人,达到36.5万人,也就是说每7人便有1人是志愿者。注册组织及团体也从744个增至2934个,志愿服务时长从149.8万小时增至582.8万小时。
“金晖行动”关爱老战士,“河小青”保护母亲河,“爱心驿站”呵护环卫工、快递哥、货车司机,“志愿伴读室”陪伴留守儿童,“志敬老”关爱空巢老人,“街坊节”增进邻里和睦……志愿之光闪耀大美阳江。
随着志愿服务实现项目化、常态化、社会化发展,近3年来,阳江市志愿服务工作荣获全国奖项7个、省级奖项69个,实现国家级、省级志愿服务多项荣誉零的突破。
其中,阳江市“天使之音成长路——听障儿童康复计划”项目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铜奖、2019年广东“益苗计划”示范性项目;阳西县“戒毒——向往生命的阳光”项目获2020年广东“益苗计划”示范性项目。
这些数字和奖项的背后,饱含阳江广大志愿者对城市的挚爱,渗透着志愿服务组织与城市共奋进的热忱,他们为幸福阳江增添了一抹抹温暖的底色。
为了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志愿服务工作体系,阳江市出台《新冠病毒大规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志愿服务工作指引(试行)》文件;举行大规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线上培训及实战演练。2021年不完全统计,累计共有1.3万人次市直党员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疫情防控,时长达5.2万小时,为阳江稳定防控新冠疫情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群众关切
提升幸福指数
2022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阳江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部署经济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谱写阳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争‘牌子’、拿‘荣誉’,更重要的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软实力,让百姓在创建过程中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共享城市发展红利。”阳江市创文办负责人表示,解决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痛点,是阳江文明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聚焦城区畅行“热点”,近五年来,阳江市共完成18项新建市政道路工程、12项市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打通了河堤北路、马曹路、金郊路3条“瓶颈”和“断头”路,优化了主干道漠江路沿线4个交叉口放行模式。
聚焦交通秩序“堵点”,每天早晚高峰,阳江交警成立16个机动组,在市区46个重点部位,增加警力疏导交通;2019年设立的阳江交通安全宣教基地,已面向4.2万多人次,倡导安全文明出行规范;成立“警家校”护安护畅队,组织马路天使志愿者,增设、规范停车位等社会共建,有效减少了道路“肠梗阻”。
聚焦市容环境“难点”,阳江城五大片区铺设截污管网约109公里;新建三江岛、中洲岛污水处理厂,扩容城南、城北污水处理厂,全市13条黑臭水体检测水质达标;同时,还开展六大专项整治和垃圾分类试点。更为贴心的是,11个集贸市场周边设置了临时疏导点,为郊区农民、老人、经济困难户提供了自产自销农产品的稳定场所,有效缓解了市容管理和摊贩生计的矛盾问题。
聚焦小区管理“重点”,阳江进一步打造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市846个社区(村)实现党群服务中心(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社工服务站、警务室、社区“儿童之家”、微市场、口袋公园等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亮点”,漠阳湖公园、金鸡岭公园、三廉公园、南山公园等一批休闲场所陆续建成;共青湖公园、森林公园二期、滨江公园等项目正加快建设;阳江高品质文化集聚新地标“七馆合一”项目,今年10月有望建成开放;全市每万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201平方米。
乡村的“颜值”和“气质”也在发生着蜕变。
阳江市大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推进垃圾、厕所、污水、供水、村貌“五大革命”。
江城区那蓬村、阳东区瓦北村等88个原省定贫困村实现乡村振兴“后队变前队”,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涉及19个行政村178个自然村均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阳东区山海渔韵、阳春市红色之旅和春北山水画廊、阳西县滨海风情、海陵区丝路船说等连线连片精品线路,徐徐展开一幅美丽画卷。
乡村大喇叭、乡风文明墙、文体小广场、文明小景观、垃圾分类箱深入到乡村。全市38个建制镇,文明村镇创建达标率97.37%,2个镇被省文明委评为“广东省文明镇”;全市702个行政村,达标率达97.44%,5个村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3个村被省文明委评为“广东省文明村”。
■凡人善举
“中国好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周敦荣:
重症患者心中的
“守护神”
尖锐的救护车笛声在空中鸣响,一名被开水烫伤的男童,被紧急送到了阳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
孩子年龄小,又出现水肿,每当疼痛哭闹时,缺氧状况便加重。为避免口水堵塞气道,周敦荣和同事一面抱起孩子,一面托举头部。待到孩子终于转危为安,将近60岁的周敦荣手臂已痛得抬不起来。
重症医学科简称ICU,被称为“生死驿站”,因为收治的多是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急危重症患者,这里的医护人员常常承受着巨大压力,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毅力。
而对ICU病房,周敦荣却有着另一番解读:谐音“I see you”,即“我看着你”。她想告诉患者,“医生随时看护着你,你在这里是安全的”。“生命相托 永不言弃”,是重症医学科的科训,也是周敦荣的行医准则。不论春秋寒暑,她的手机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
2013年冬,禽流感肆虐,阳江地区相继出现数例重症患者,其中1名严重肺水肿,是全省病情最危重的病例之一。当时主动请缨担任重症医疗组组长的周敦荣,带领组员守在患者身边,不断进行动态评估,再实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其他治疗方案,不觉间站在病床边已近9个小时。
经过70多个日夜的细心救治,周敦荣带领团队换来了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好转。周敦荣说ICU医生耗尽心力去突破难题,挽救生命,就如同探险者在缝隙中探寻光明,寻找出路,不一定成功,但必须竭尽全力。
2020年春节前夕,又一场疫魔——新冠肺炎来袭。除夕早晨,周敦荣刚抽空买回春联,还未及贴上,就接到了医院的电话,随即投身到了这场战“疫”救援中。
“我是党员,我有经验,我先上!”这位有着24年党龄的56岁巾帼劳模,危急时刻再度挑起了大梁,被任命为阳江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阳江市人民医院综合病区主任。
既治病又疗心,这是患者对周敦荣的评价。最初,新冠肺炎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这对尽早恢复极为不利。患者熊女士刚确诊为重型时,一度情绪崩溃。为了安抚她,周敦荣常常陪她拉家常、聊医学知识,还主动把私人电话留给她。一次次的关怀与开导,熊女士重建了康复信心。
2020年2月15日出院那天,熊女士流着泪拉着周敦荣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你我素不相识,却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陪在我身边,冒着生命危险给了我生的希望,你们都要好好的。”
在这段与病魔较量的特殊日子里,周敦荣带领她的“战疫军”日夜奋战,先后治愈了19名患者,交出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骄人“成绩单”。
而周敦荣和她的团队成员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几乎没看过病区外的亮光。无菌操作时,戴着三副手套,里面出汗,手指就像泡在了密封水里,会肿胀起来,而厚重得让人窒息的防护服,让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
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后,周敦荣并未要求休息一下,而是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周主任对我们的要求比较严格。重症病房,家属不能进来探视,很多事情都要医护人员亲力亲为。她就要求我们对待病人,要像自己亲人一样,每一步都要认真到位。”主管护师黄华玲说。
从填报大学志愿,清一色选择医科大学,到医学院毕业后在家乡安徽当儿科、内科医生,再到2002年调阳江工作,又选了任务重、责任大,又忙又累的ICU科室,且一干就是二十个年头,周敦荣“要当一名有温度的好医生”这个初心始终未改。
2020年,她先后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广东好人等荣誉。2021年10月,又入选“中国好人榜”。但比起个人荣誉,她更希望拿团队荣誉。
她所带领的重症医学科,也收获了众多集体荣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医药卫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科室、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优秀护理集体等等,成为阳江地区重症救治的标杆科室和医学高地。
■数说文明
●阳江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8个,覆盖率为100%,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90个,2021年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9个,示范站96个。
●建有185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文明实践志愿者人数达11.6万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18.5万场次,服务人群86万人。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7个、文明村镇5个、文明校园1所;省文明单位24个、文明村镇6个、文明家庭1户、文明校园3所。
●截至2021年12月底,阳江市注册志愿者达36.5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团队)2934个,志愿服务时长582.8万小时。
●市、县、镇、村实现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全覆盖,全市共建有47个综合文化站、827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市村(居)农家书屋706家。
(数据统计时间为2022年2月9日)
撰文:文春梅 黄钊 许秋月
统筹:杨世华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阳江市文明办提供
上一主题 : 送“苗”下乡 关爱上门
下一主题 : 阳东区多个镇街组织开展“送苗下乡”行动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