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21日,广东画院和阳江书画院联合主办阳江关山月文化论坛,来自市内外书画界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围绕关山月艺术研究的现状、关山月文化研究对阳江文化的意义、文化名人故居在城市发展的作用、漠阳文化与关山月艺术的关系、关山月作品的家乡情怀等主题内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弘扬其崇高品德及深厚的爱国情怀,并以此激励后人进一步坚定阳江的文化自信。本报整理摘登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敬请关注。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俊宇:
以关山月文化
提升阳江文化建设水平
城市发展需要文化积淀,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品牌的树立在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关山月文化是阳江文化的重要资源,可以此进一步打造阳江文化品牌,提升阳江文化建设水平。
本次文化论坛的开展,是打造城市文化标识的重要举措,对于整合优化公共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内涵,提升阳江市公共文化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关山月艺术彰显了艺术革新的精神,这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崇尚和继承的优秀传统。广东美术正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致力创新,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文化成果。文化发展、文化交流、文化创新作为城市创新的基础和引擎,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地区文化长盛不衰的有力支撑。我们衷心希望文化论坛是这个城市文化艺术财富积淀的一个殿堂,也是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库。在城市文化迅疾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阳江举办首届关山月文化论坛,有利于加快构建城市文化品牌体系,实现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以及为建设现代化城市打下坚实根基。
关山月艺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关山月女儿关怡:
利用文化品牌
促进阳江文旅事业发展
作为岭南画派重要代表画家之一,关山月先生是阳江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是我们阳江人的骄傲。他生于阳江,在阳江度过了令他终生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是家乡热土滋养了他的艺术活力。他虽然长期在外生活工作,也画遍祖国河山,但对家乡阳江的深情却从未改变,其许多画作都以“漠阳关山月”落款。
关山月一生勤勤恳恳,创作了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其中,抒发对故土热爱、思念、赞美之情的不在少数,如《绿色长城》《乡土情》《榕荫曲》《巨榕红棉赞》《榕荫乡风》等作品。关山月晚年更是用诗入画寄托自己的乡愁:“少小求知榕荫情,至今犹忆朗书声。渔农长辈启蒙事,处处童心我自明。”
关山月生前最后一次返乡是在1998年底,参加关村小学建校76周年暨“关山月教学楼”落成典礼,当年感人的场面仍历历在目。他多次为家乡修缮路桥和公共设施并给乡村小学捐画捐款。关山月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捐给了国家,他这种高尚品德很值得我们学习。
阳江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阳江写生创作,也希望有关部门利用好关山月这个文化品牌,促进阳江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美术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庄程恒:
关山月花鸟画中的
传统寓意与现代表达
在关山月作品中,除了表现单独梅花形象外,合称“岁寒三友”的松、竹、梅是关山月最爱表现的一个题材。在关山月“岁寒三友”题材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他反映个人情思的作品,尤其是在1993年其妻子李秋璜去世之后的几件作品中,一定程度反映关氏对传统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模式的延续,也为大家理解他这类作品提供了新的解释空间。
此外,关山月的作品不乏岁朝花卉这类应节的主题。关山月生活的广州,每到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备鲜花,这成为关山月花鸟画中重要的素材。
如何将传统的中国画语言与西方的视觉经验结合起来,以表现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是关山月始终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方向。关山月晚年坚持用古体诗表达新时代内容和个人情思,这在同类画家是较为少见的,但这正是其对中国画传统诗画结合模式的践行。我们在关山月晚年创作的花鸟画中,看到的是其对传统文人情思的转化和延续,通过花鸟画来探讨文人画传统,表现时代精神和新的个人情感,这或许就是其创作花鸟画的意义所在。
阳江书画院院长曾纪升:
缅怀和纪念关山月
学习传承其家国情怀
关山月先生在一生的艺术实践与创作中,执着于“行万里路”,主张“笔墨当随时代”,以巨椽之笔,描绘了祖国“江山如此多娇”的壮丽图景,寄托了其拳拳爱国之心以及浓浓的乡情。他还将个人的艺术探索引入当代中国艺术变革的洪流之中,记录现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在新的文化情境和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中国画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新空间,为我国国画的创新和岭南画派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先生不仅有高超的艺术造诣,更有崇高的人格,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代表。今天,我们在其故乡阳江举办专题画展暨关山月文化论坛,既是隆重纪念关山月先生,更是要学习他热爱国家、热爱故乡的家国情怀。
先生长期外出求学、工作,但不论身在何方,其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从未改变。先生生前多次捐赠书画作品支持家乡的建设,尽显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家国情怀。
作为美术教育家,关山月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美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为国画特别是岭南画派的传承培养了大批画家。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美术学博士、广东省美协创研部干事蔡祜:
作诗是关山月晚年
表现现实的另一种手段
晚年的关山月在国画创作之余,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进行旧体诗的研习与创作,主要可以分为故人往事、艺术感悟、游览见闻、时代关切四类。
关山月并没有把写诗作为一种吟风弄月、故作风雅的文字游戏,也不单纯将诗作为文人画的附属,而是在旧体诗的音韵格律基础上反映感时感物、情真意挚的时代见闻。
感受现实始终是关山月创作的首要因素。1959年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的经历,真正让关山月对诗作的解读与创作的立意产生深刻认识。关山月的诗意画创作步骤是先由现实感受再构成诗的意境,再进行创作。
自作诗是关山月晚年除美术创作之外表现现实的另一种手段,先诗后画的创作逻辑是关山月晚年诗意画创作中的一个特点。在新时期,关山月将创作步骤调整为“现实感受——自作诗(立意)——作画(达意)”。
广东画院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黄国武:
关山月提供了“在深厚的
传统中创新”的典范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在校园里看到关山月先生。我是关先生教育体系的亲历者,也是得益者,当时他提出的“四写”、作品从生活中来等观点,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
“我们现在看起来是经典的创作手法,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无中生有’的,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创意。”黄国武表示,我们最需要向关老学习的就是创新,他在中国画的创作上不断的探索创新,形成了极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貌,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他的成就离不开他所坚持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更离不开他一生对绘画艺术的探索。关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深厚的传统中创新”的典范,我们要秉承这种创新的精神,才能在创作上取得更多成就。
广东画院在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映欣:
关山月的画作很“宽”
让人心潮澎湃
从学术上讲,关老是“师爷”级的人物。小时候,“关山月”这个名字就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广州美术学院上学时,我选修的是山水画,而关山月是岭南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其教学体系和教学训练对我影响深远。
作为岭南画派的传承者,大家在探讨前辈大师的艺术风格时,也会将关老与其他前辈放在一起探讨,从技法、画面等方面加以比较。我认为,这并不是让他们比高低,只是后辈学习前辈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关老的艺术风格可以体现在一个“宽”字上,画面意蕴宽,创作题材宽,笔墨也很具宽度,所以其画面张力很强。关老的画,不管画面是细致的还是粗犷的,都给人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有一种撼动灵魂的力量。
从少年时代的崇拜,到求学时期的认真学习,再到进入社会后对岭南画派产生的一些困惑,关老都始终深刻地影响着我。关老真的“很牛”,我为有这样一位“师爷”而骄傲。
广东画院在职画家、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关坚
要思考何种题材
才能反映时代
关山月之孙关坚表示,如今,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他也时常思考,祖父关山月为什么能够在艺术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他认为,祖父关山月在题材选择、创作等方面的经历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是绘画题材的选择方面,下了大量的功夫,从初期学画一直到他成熟期再到晚年,他是一直在思考,怎样的绘画题材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时代,如何用这种非常古老传统的笔墨去形成这种崭新的效果,去展现我们的时代。
小时候,在一次聊天中,祖父关山月向他说起了儿时光着脚与父亲去赶集,在沙滩上行走被烫伤的经历。多年后,祖父看到南方我们沿海一带的防护林,突然间回忆起了这段儿时记忆,这就是其创作《绿色长城》的原因之一。
“他当时跟我讲这个故事可能也是出于对我的一种教育,但是我当时年纪小不明白这和创作有什么关系,工作了以后,我回想起来,觉得这其实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阳江市美协主席陈思瑞:
以实际行动推动
阳江文化强市建设
关山月对阳江书画发展的影响不可磨灭。阳江有着深厚的书画文化底蕴,书画艺术方面人才辈出,如关山月这样的国画大师更是阳江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一直以来,阳江书画氛围浓厚,喜欢书画的人很多,从事书画的人也很多,书画类的培训机构也遍地开花。阳江还有一条书画街。据不完全统计,阳江共有100多个画廊,书画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每年都有考入中央美院等高校的学子,近几年就有70多人,这些恰恰说明了阳江人的书画情怀。我认为,阳江人喜爱书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关山月先生对阳江书画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何继承和发扬关山月的美术思想,为推动阳江书画发展和文化强市贡献力量?作为一名基层美术工作者,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努力付诸实践。阳江市美协每年都会招收近百名学员,多年来已培养了一批书画人才。此外,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写生、展览、交流等,同时不间断举办送书画下乡活动,让书画进乡村、进工厂、进学校、进部队,让书画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推动阳江形成更加浓厚的书画氛围。我们还在筹备出版《阳江美术简史》一书。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推动阳江文化强市建设。
阳江著名画家陈略:
提倡掌握传统表现方法
注重博采众长
师从关山月的陈略于上世纪60年代考入广州美术学院,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当时关老已经是副校长,他还是把很多精力都留给了我们。” 陈略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山月对广州美院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老提出必须建立中国画自己的造型基础课教体系,提倡摹写、写生、速写、默写的“四写”基本训练方法。
“写生强调的是对人物的理解,是科学理解绘画对象的过程;速写是学画画非常重要的一环,强调准确、整洁、简练。速写强调首先要解决‘重点’‘关键’的问题……” 陈略表示,关老在绘画技巧上对学生有严格要求,这让他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方式让他终生受益。
他回忆称,关老的课堂主张画画要有立体的概念、立体的思维,要通过构图练习掌握相应的方法,才能把绘画的内容呈现好。
此外,关老特别强调国画如何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问题。他指出,中国画看重线条,一定要掌握传统的表现方法。在学画的过程中,若不重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就很难深入到传统中去,掌握和领会到中国画的精髓。
关老在教学上还注重让学生博采众长,经常把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家,请到班上现场“表演”,让班上的同学围在一起学习画法。
■ 撰文/李柳枝 林可欣 ■ 摄影/梁文栋
上一主题 : 传承关老宝贵精神财富用艺术彰显时代气象
下一主题 : 村中“通行巷道”被占建房?笏朝村委会回应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