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民日报“相中”的阳春画家罗计坤
■ 阳江日报记者/杨辉南
“这样画特别有生活气息,有人间烟火的感觉,既温暖,又真实。”近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火出圈!原来你是这样的龙舟》,刷爆全网,点燃了人们关于龙舟的记忆和情感。
《火出圈!原来你是这样的龙舟》长卷创作者罗计坤还创作了《中国抗疫图鉴》《百年图鉴》,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一经推出便引起热烈反响,刷屏朋友圈。这位土生土长的阳春画家,凭借自己的热爱与坚持,锐意创新,在时代浪潮中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长卷”之路。
绘画源于热爱
成就始于坚持
在《火出圈!原来你是这样的龙舟》长卷中,有一个细节:一面古朴的灰色砖墙上,藏着一幅用石子画的龙舟图。
“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2岁时,罗计坤会拿起五颜六色的石子,在墙上乱涂乱画。有一次,父亲无意中看到儿子的“画作”,赞赏地对罗计坤说:“样子似,好生动。”
发现儿子的绘画天赋之后,父亲帮他置办起绘画的工具,鼓励他好好画、用心画。于是,小时候的罗计坤把画笔当成了玩具,见到什么就画什么,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地创作自己的画作。绘画也成了他童年生活中快乐无忧的事情。
小学五年级,罗计坤参加了“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法美术大赛”。比赛中,他凭借一幅国画工笔《紫荆》,拿到了铜奖,在更广阔的舞台展露了绘画才能。
考上春湾中学的罗计坤,对自己的方向十分明确,走美术艺考路线。烂瓦房改造成的画室,窗小、昏暗,写生用的石膏像都要向阳春市教育局借。罗计坤回想起来,当时绘画条件确实很简陋,但他并没有感到失落,“因为我也不知道外面的画室是什么样的”。这群在乡村长大的美术生在画室待烦了,时不时会跑到外面写生,描绘自然美景。
“一路走来,绘画的道路从没有动摇过。”2001年,罗计坤考上广州美术学院,入读油画系。他似乎得到上天眷顾一般,对绘画充满热爱,又有绘画天赋,而且从小得到了家人的鼓励。“在河丆、春湾,这些我生活学习过的地方,我听到的都是对我绘画作品的赞扬和肯定,我有什么理由去怀疑自己的选择?”走上绘画之路,罗计坤没有纠结迷惘,一切如流水般自然向前。
“我之所以能一直坚持绘画,还能取得一定成绩,这很大程度源自我对绘画的热爱。”罗计坤对不少学生仅仅把艺考当作高考的捷径表示担忧,因为热爱才是走上绘画道路的初衷,才能走得更远。不然,当你把绘画当作工具,又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时,你往往会对绘画产生厌倦,在往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将绘画坚持下去。
“我是幸运的,能一直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罗计坤说。
拿起电子画笔
勇闯崭新领域
2016年,第一次接触到电子屏幕绘画时,罗计坤感觉不适应。电子笔是硬的,没有画笔的柔顺感,而且还有延迟感。
但是,没两天,他就适应了用电脑绘画。
在上大学时,罗计坤画的《静物》获得了广州美术学院第七届素描大展优秀奖,并入选八大美院全国巡回展。大学毕业后,罗计坤不仅开画室,还痴迷于绘画创作,主攻古典人物。
两天时间适应新技法,既是对自己绘画能力的确信,也是对绘画道路的思考。罗计坤明白,如果跟不上时代潮流,很难端起绘画这个“饭碗”。
左上图:罗计坤在介绍作品。 陈建华 摄
毕业后的罗计坤,一直从事美术培训工作。“如果画得好,就当老师,那么还有许许多多的美术生该何去何从?”这是罗计坤一直思考的问题,他难以跨过“学美术-当美术老师”这个学科闭环,想着如何将绘画与社会更好地结合,给予绘画更多的发展空间。
拿起电子笔后,罗计坤一头闯进了新媒体的世界,组建了3人团队,凑齐了3台电脑,开始在微信公众号连载幽默搞笑漫画。一个星期,公众号就收获了10万粉丝,半年时间,粉丝量突破100万,之后还拿到了200万元的融资,团队逐渐成型。罗计坤的画作也从画廊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罗计坤运营的公众号,创作了“K董”这个形象,用幽默的漫画形式向粉丝讲生活趣事、娱乐八卦、热点事件等内容,通过扎实的绘画功底,加上搞笑的文案,赢得众多粉丝的喜爱。两年多,罗计坤的公众号坚持一日一篇,在留住粉丝的同时,也为他打磨出了熟练的电脑绘画技巧。
从油彩画布到电脑的改变,象征着罗计坤从艺术的伊甸园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大众。他明白电脑绘画很难进入高雅绘画艺术的行列。但是,电脑绘画更便于传播,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这正是罗计坤需要的,为绘画开辟更多可能性,用绘画服务大众。
探索更多形式
讲好中国故事
新冠疫情发生时,罗计坤在新疆。他被困在岳父家里,无法外出,但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和每天听到的身边感人的抗疫故事,让他内心难以平静。
“我能做什么呢?”思考良久后,被困在新疆的罗计坤拿起画笔,描绘出一个个抗疫的场景,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2个月时间,他画了大量的画稿,于是,萌生出一个想法:应该把这些画稿串起来,记录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
但是,长卷的创作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要“一镜到底”。罗计坤团队整理了100多例典型人物故事、过万张图片,通过层层筛选,人物表情不合适不要、肢体动作不协调不要,最终在15米漫画长卷中,描绘出了500多位人物的动人故事。
创作完一部分,罗计坤有时会把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一次偶然的机会,人民日报编辑得知罗计坤在创作一幅抗疫长卷后,向他提议长卷完成后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首发。
当时,罗计坤的创作团队仅7人,按正常工作时间,完成这样的巨幅长卷需两个月以上。但罗计坤的创作团队夜以继日地奋战,从策划到完成,只用了17天。长卷实现了全网破10亿的阅读量,也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动漫金龙奖。
这是罗计坤第一次创作长卷,也迎来了新开始,这让他明白:“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考,才能诞生令人惊喜的作品。”
令罗计坤没想到的是,这次无心插柳之举为他赢得了全网关注,也从长卷的创作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感。这与过去创作搞笑漫画不同,只能博得观众几秒的欢笑,长卷则可以焕发出大众内心的共鸣,而且值得收藏,反复观看。
此后,罗计坤像找到了在时代浪潮中将绘画与大众连接的结合点和价值表达方式,一头扎进长卷的创作中,《中国抗疫图鉴》成功后,应人民日报邀请又马不停蹄开启了《百年图鉴》的创作。到目前为止,罗计坤团队已经发展到了20多人,已经创作了30多幅长卷,城市文旅宣传和周边产品设计订单接踵而至。
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社会,沉下心来创作有深度、有长度的作品,这本身就难能可贵。在《百年图鉴》的创作过程中,衣服的每个纽扣、枪支的每个样式等细节都要反复推敲,让其既符合史实,又符合艺术表达。“这是个折磨人的过程,也是获得成就感的过程。”罗计坤说。
“长内容和短内容都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罗计坤说,一个个短视频、一幅幅漫画就像快餐一样,能快速地满足人们的情绪需求,而一幅长卷就像一道精品菜肴一般,需要人们细细品鉴。“我们如果因为短内容能带来流量,而忽视了长内容的创作,这个社会是否缺少了沉淀和思考?”
“未来,我会继续探索更多的绘画呈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罗计坤希望,“长作品也能吸引大众静下心来阅读,细细咀嚼思考。”
上一主题 : 服务举措优化 群众好评连连
下一主题 : 让残疾人的生活更有爱和期待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