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灾害窝”变“鱼米之乡”的边海足迹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从1949年到2024年,75年时间里,中国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阳江也始终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步,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本报特别策划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系列报道,生动展示漠阳大地的精彩蝶变,凝聚奋进力量,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阳江日报记者/张影 张嘉元
“这个乡的党支部是一个模范的支部,它领导群众做了许多英勇的斗争,获得了群众的拥护。”1955年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边海党支部的事迹写下按语,肯定了边海党支部带领群众攻坚克难,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英勇精神。自此,“边海红旗”便在漠阳大地落地生根。
自1953年成立党支部以来,边海村历任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干部群众,高擎着“边海红旗”,战天斗地、党群同心、勇于进取、永葆本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让一个贫穷落后的“灾害窝”,蝶变为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
方寸之地,尽显乾坤。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7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如同一部动人的“微缩影像”,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奋斗历程。
截南海一角 造千亩良田
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田野中,不时有白鹭掠过,为田园美景增添了几分诗意。这是9月20日,记者在国家级水稻优良品种示范基地——边海丝苗米基地看到的一幕。
谁能想到,这个三面濒海的沙洲,过去是“五日不雨成小旱,十日不雨变大旱”,村民长年累月经受着严重的自然灾害,食不果腹。
1953年,边海成立了党支部,并于次年春天成立了边海乡第一农业合作社。在边海村第一任支部书记蔡叱和原边海第一社主任陈庆宜的带领下,边海人民兴修水利、拦河筑坝、围海建港,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以前在这里种粮食,很难有收获。”边海村现任党总支书记陈广说,那时的边海由于近海,土地受咸,少雨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旱灾咸害。为了种植水稻,村民们甚至要步行到20多公里外的白坭村开垦土地。
“截南海一角,造千亩良田。”据报道,1971年秋收冬种刚结束,边海人民发出了这样的钢铁誓言。需要建设的堤围全长2400多米,共需十万个土方,六千多个石方,而当时的边海,却是个“找块磨刀石都困难”的地方。
众人一条心,沧海变良田。接连战胜重重灾害的边海党支部和边海乡第一农业合作社,展示出非凡的凝聚力,党群齐上阵,到几十里远的沙扒公社去打石。用时不足半年,2000多米长的堤围如长虹般出现在海滩,边海大队的耕地面积由此增加了近一倍。
“‘边海红旗’始终鼓舞着我们不畏艰苦、奋勇前进。”进入21世纪,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了巨大便利,边海村也涌现出一批新农人,合力扛起“边海红旗”这面旗帜,党员易志强就是其中之一。
2005年,易志强从部队退役回到老家边海村。当看到一些村民还在用传统的方法种植农作物,他暗下决心,要普及机械化生产,解放生产力,提高产量。2011年,他联合村民成立阳西县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开展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种植方式,带领村民增产增收。
不仅如此,易志强还引入水稻育秧生产线等自动化生产线,在稻田里安装智慧气象监测站,利用“高科技”为农业安全、高效发挥作用。至今,合作社拥有社员126名,农机20余台。全村的丝苗米种植面积达到1870亩,成功创建了国家水稻高产示范基地,探索出“稻鸭共作”等先进生产模式,培育“模饭稻”丝苗米特色品牌。
“以前的边海,种田、割禾全靠人力,苦呀。现在农民不用吃那么多苦,还能实现丰收,真好。”陈庆宜的女儿陈永凤曾经参与了边海的农业建设,见证了边海的“蝶变”,她感到十分欣慰。
在边海,农业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步向前,越来越有奔头。
拦河治旱患 天堑变通途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沿着边海村的堤围前行,记者看到一条拦河坝屹立在儒洞河中,似乎在诉说着边海人民为改善生产条件战天斗地的过去。
记者翻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边海红旗》连环画,一页页生动描绘了当时边海人民拦河筑坝的壮举。1969年秋天,在一次支部会上,副书记陈敬把兴建拦河坝、根除旱患这个多年的心事说了出来。不久,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兴建拦河坝的战斗打响。
“那时打桩机因为某些原因调不过来,我们虽是女人,更是党员,就和男人一样爬到高架上,三人一组抬木桩,用手打桩,虽然很辛苦,但没有人退缩。”回想起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陈永凤的眼神依旧坚定。
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1970年,边海人民在儒洞河建成一道长达200米的拦河坝,开凿出一条2000多米的引水渠。从此,清澈的河水日夜不停地灌溉着农田,边海沙洲根治了旱患,为农业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边海红色展馆内记载,1992年,粮食丰产后,运输粮食的问题凸显,当时迫切需要建一座桥梁来贯通儒洞河,解决粮食运输和村民出行的问题。“没有边海大桥的时候,过对岸要搭乘小船。如果遇到台风、下雨天便没办法渡河,骑自行车或者步行要绕行很远。”陈永凤说。
于是,边海党支部决定建设边海大桥,并发动党员带头捐款。1992年,边海大桥开工建设,次年10月完工,桥长238米。边海大桥建成,不仅方便村民出行,更畅通了边海村民的致富路。
经过多年发展,边海村已逐步形成养殖业、种植业、浅海捕捞业“三驾马车”并驱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并不止步,仅2017年以来,边海村就投入3500多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以前这些灌渠都是泥渠,现在都用水泥加固了。”在边海陂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水源工程(边海陂灌区)施工现场,阳西县水务局农水农电股股长邱准告诉记者,该工程共衬砌渠道近9公里,新建护渠路3.5公里,能改善边海村44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和水产养殖用水问题。目前该工程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验收。
“泥渠水流速度慢、渗水严重,现在都改建成了水泥渠,发动机一启动,水马上就来了,效率提高了不少,还节水。”从事水产养殖20多年的边海村村干部陈振高笑着说。
承红色基因 绘幸福实景
跨过边海大桥,漫步边海村,一条条宽阔整洁的乡村小路纵横延展,一幢幢别致的农居错落有致,一幅幅漂亮的墙画令人耳目一新,来来往往的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从空中俯瞰,民居、田野、绿树、河道、大海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田园生态画卷,美不胜收。
“以前的边海可不是这样,住的是破旧房,喝的是带咸味的井水,出门是泥巴路,鸡屎随处可见。如今,人们住上漂亮房,喝上自来水,用上稳压电,走上平坦路,幸福感满满。”村民莫如丽说起家乡的变化,满脸自豪。
“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杨旭华从事水产养殖,赚到钱后,于2011年建起了村里的第一幢别墅。此后,一些富起来的村民也相继在村里建起了新房子。陈广介绍,不仅是家庭收入增加了,随着各类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边海村的村集体收入也从5年前的7万元,发展到去年的58万元。
边海村带领村民致富增收、推进村庄建设日新月异的初心并未因成绩而止步。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边海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同时,依托红色资源和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走进边海红色展馆这一地标性文旅建筑,一件件珍贵实物、一张张泛黄照片、一段段深情文字,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战天斗地、党群同心、勇于进取、永葆本色”的“边海红旗”内涵。
据统计,2020年开馆以来至今年8月底,边海红色展馆已接待参观单位、团体和群众8520批次、19万余人次,开展教育培训600多场次。展馆被评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在展馆门前的空地上,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画线规划停车位。该馆馆长陈万炯介绍,目前边海红色展馆正积极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按照标准要求完善各类服务设备设施,力争9月底完成验收工作,进一步提升边海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现在已经有不少游客来村里玩,等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在家门口卖些自产的物品,又是一个增收的好营生。”村民们对村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看到如今边海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今年79岁的陈永凤直言,“感到十分欣喜”。她告诉记者,村民们待她都很好,每次见她都会亲切唤一声“凤姑”。这一声“凤姑”,表达了群众对陈永凤发自内心的感谢和尊敬,更承载着边海人民对党的信任和拥戴。
迈入新征程,实干谱新篇。边海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将朝着美好的未来稳步迈进,让“边海红旗”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上一主题 : 让诚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下一主题 : “你点我查”走进阳东区两家“网红”餐饮店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