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围观。受访者供图
非遗传承与发展,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当我们触摸那些古朴的手工艺品,聆听那些悠扬的民间山歌,仿佛能穿越回那个遥远的年代,与古人促膝长谈。生生不息的历史根脉,就书写在典籍文脉的字符间,编织在织锦丝绸的经纬里,传唱在戏曲歌谣的旋律中。
让县城留住记忆,让人们留住乡愁。作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阳西县积极挖掘非遗资源,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主动作为,将非遗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文化名片,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非遗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正书写在阳西的广袤大地上。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张嘉元■ 图片/林娜娇
阳西“搂大头狗”非遗传承人在打鼓。
随着锣鼓声由缓至急,两只雄壮的“大头狗”仿佛被赋予了灵魂,双眼闪烁着智慧与灵动。当“大头狗”的后腿猛地一蹬,整个身体便如同离弦之箭般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稳稳落在高桩上。瞬间的爆发力与平衡感,让观众不禁为表演者的技艺所折服。
近日,记者来到阳西县龙狮协会奇伦龙狮团,看到意气风发的少年们正在阳光下刻苦训练。阳西“搂大头狗”属南狮流派,是阳西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其外形与舞狮相似,但因表演时模仿狗的动作神态,故称“大头狗”。该项技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于2022年入选阳江市第六批市级非遗名录。
24岁的陶嘉伦,是奇伦龙狮团的领队,也是阳西县“搂大头狗”的非遗传承人。“我钻研‘搂大头狗’已经12年了。”陶嘉伦说,幼时每逢春节,他常观看外太公和爷爷表演“搂大头狗”,这让台下的他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如今,他与父亲合力撑起奇伦龙狮团,小时候埋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
传承,无疑是非遗技艺源远流长的关键所在,而家族传承是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在孩童“睁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家族长辈往往是他们打开兴趣大门的启蒙先驱。
对此,阳西乌木雕刻非遗传承人申天彩感同身受。他的爷爷是一名木工,偶然结识了表演木偶戏的艺人,习得根雕技艺。在制作家具谋生之余,爷爷也会做一些根雕工艺品,以满足自己的爱好。由于小时候物资贫乏,申天彩时常“偷”爷爷的工具,自己制作木质的兵器、小轮车等玩具。如此一来,乌木雕刻这项技艺便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传承。
非遗的传承往往依赖于个体的技艺与智慧,但也离不开集体的支持与参与。一个非遗项目的成功传承,往往需要家族、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阳西县文广旅体局非遗中心副主任刘舒亮介绍,近年来,阳西县连续开展第三、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收集非遗线索100多条,非遗项目由原来的6项发展到67项,覆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类别。
对于非遗申报,阳西县文广旅体局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从非遗申报文本和图片的制作,到县、市、省的层层申报,都有专人负责、全程跟进。在非遗传承中,阳西县既重视个体的独特贡献,相关部门也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阳西县非遗文化的繁荣发展。
阳西乌木雕刻非遗传承人正在挑选雕刻乌木的原材料。
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中,“热爱”是核心动力。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在传承保护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甚至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当下非遗传承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走进乌木雕刻技艺的创作基地,独特的乌木香气扑面而来,目光所及处皆是乌木雕刻而成的牌匾、桌椅、摆件等,让人不禁感叹其形式之多样。申天彩介绍,乌木在地下经过数千年的埋藏,是一种饱含历史沉淀的独特材料,雕刻出来的作品“做新如旧”,带有古朴、沉重的质感。
为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申天彩现在以雕刻小件工艺品为主,结合市场需求,如生活中的“四雅”——茶道、香道、花道、书画,让艺术融入生活,从而扩大受众范围。
由此可见,非遗项目独特的技艺和表现形式,是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来源。阳西县的非遗传承人们通过挖掘非遗特性,结合当下市场需求,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差异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从而焕发出经济活力。
此外,阳西县将非遗元素融入当地旅游产业中,在提高非遗项目知名度的同时,还能为游客带来“文化之旅”的丰富体验,可谓一举两得。今年暑假期间,阳西县在沙扒镇月亮湾滨海旅游景区举办“非遗进景区”活动,开展了非遗墟市、非遗展演、非遗体验等多种活动,展销阳西竹编、东水茶、乌木雕刻、露兜叶粽、沙扒墨鱼饼、塔山黄皮凉果、儒洞粓糢粑等非遗工艺品和美食,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阳西非遗魅力,同时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我刚进来景区,就看到‘搂大头狗’表演,很有地方文化特色。”一名来自佛山的游客说,在景区举办这类活动,可以让游客了解当地特色文化,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阳西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阳西县通过“非遗+传统节日”“非遗+产业”等模式,让非遗人物“聚起来”、非遗文化“活起来”、非遗产品“火起来”,以非遗赋能阳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阳西沙扒墨鱼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非遗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是技艺或习俗的延续,更是文化连续性的体现。然而,在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脉络中,由于固步自封而成为“沧海遗珠”的例子屡见不鲜。在全球化的时代,阳西非遗该如何打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陶嘉伦与父亲多次带领“搂大头狗”团队走出国门,在国际赛场上一展雄风,并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他们从国外引进了梅花高桩的技法,使表演更具观赏性。在频繁的跨境交流下,阳西“搂大头狗”的技艺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团队经常受邀到外地表演,经济效益也得到显著提升。如今,该团队已有超过200名学员,平均年龄17岁,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陶嘉伦认为,让这项技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是他作为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使命。
在直播带货热火朝天的今天,互联网也是传播阳西非遗不可忽视的重要媒介。申天彩从2019年开始经营抖音账号,并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来销售乌木雕刻作品。如今,他每场直播观看人数超1000人次,平均每天能销售5件作品,让乌木雕刻技艺突破了地域限制,被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喜爱上。他希望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习这项非遗技艺。
刘舒亮告诉记者,阳西县还设立了阳江剪刀锻制、黄皮凉果制作、新墟笋干制作、沙扒墨鱼饼制作、程村蚝油酿制及蚝豉制作等六项技艺的非遗工坊,为非遗技艺的传承、非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专属空间,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实现活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在沙扒墨鱼饼制作技艺非遗工坊,记者看到该非遗项目传承人陈建正用手中的木槌,富有节奏地敲打着砧板上的墨鱼肉,直至其成为细腻的墨鱼浆。随后,他将墨鱼浆与墨鱼粒混合,进行“摔打”工序。他认为,只有坚持手打的传统,才能“唤醒”墨鱼饼鲜香弹牙的口感。许多外地游客品尝过后,还时常通过微信回购。非遗工坊的平台,让这份来自滨海小镇的特色美食香飘大江南北。
阳西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创新巧妙融合,编织出一幅超越时代的生动图景。利用互联网扩大传播范围、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非遗产品与拓展市场……相信在多方发力推动下,阳西非遗将“跨越山海”,在辽阔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上一主题 : 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居民幸福指数加码
下一主题 : 橡胶林里的守望者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
2024-02-05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