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执“绿”为笔绘宜居宜业宜游画卷

执“绿”为笔绘宜居宜业宜游画卷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24年11月28日 编辑:

     笏朝村绿荫环绕,水美人和。 陈建华 摄

乡村道路干净宽敞、房前屋后绿意盈盈、美丽庭院一院一景、美味的酹镬让食客回味无穷……如今,在阳东区雅韶镇笏朝村,美食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让住在这里的村民直言:“笏朝的人气越来越旺了!”

今年以来,笏朝村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积极打造党建引领绿美乡村建设新样板,持续擦亮“富美、绿美、和美”底色,推动绿美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有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 阳江日报记者/张贝奇

党群共建
汇聚绿美建设“强合力”

走进笏朝村,绿荫摇曳,村道两旁种满了黄花风铃、火焰木等各类苗木,家家户户各院落干净整洁,院内物品设施摆放整齐有序,绿化格局错落有致。村民们茶余饭后在庭院内休息闲聊,舒坦写意,乡村的宁静与恬淡就在眼前。

沿着村道向村庄深处走去,拐角处、闲置地都种上了花果蔬菜,可谓门前见绿、院内见花,处处焕发着绿色生机。

“现在笏朝村的乡村美景,是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共同努力打造出来的。”笏朝村党委第一书记利俏锋说,笏朝村党委按照“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区域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模式,以10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包干压实村干部责任,带头全面发动党员、村民2000余人次积极参与村中绿化植树活动,种下龙眼、黄皮、荔枝、香樟、黄花风铃、火焰木等各类苗木共3182株,做到抬眼见绿。

笏朝村还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为契机,引导党员主动承接村中绿化管护任务,带头整治村内破旧泥砖房69座,完成村内三线整治24处,为绿美建设腾出更多空间。发动党员、群众以庭院为重点,整理庭院杂物,对符合创建美丽庭院的房屋开展全覆盖摸查,通过入户宣传、板凳座谈、现场指导等方式,动员和帮助村民打造“美丽庭院”44户,其中陈慎叠家庭、郑丽雅家庭等2户获评省“美丽庭院”称号。今年10月,笏朝村被省妇联授予2024年“美丽庭院”特色村称号。

如今,笏朝村风貌的变化不仅增添了赏心悦目的风景,更是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欢乐。

提质增效
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酹镬罉好吃,鲜美可口!”在笏朝村旅游的游客,品尝过特色美食酹镬罉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笏朝村村口,“仔美食街”的引路牌引人注目,沿着美食街,一个个以烹饪酹镬罉为主的酒楼食肆串成一条风景线。每逢周末、节假日,笏朝村就会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食客,村里的美食店生意兴隆,络绎不绝的人流给村里带来了活力。

笏朝村乘着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发挥该村传统美食产业优势,将美食产业做大做强。如今村里的美食店越开越多,知名度越来越高,美食街与周边华强采摘园、龙湾稻田等景点串联形成了美食观光旅游线路。去年,该村旅游消费人数超过4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过1000万元。

“除了美食街,笏朝村还孵化庭院经济新模式。”雅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笏朝村以庭院为基础,充分发挥庭院资源,引导沿路仔美食店通过植绿添绿,优化店铺周边餐饮环境,打造出“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处处成景”美丽庭院生动局面,提升游客用餐体验。

不仅如此,该村还利用美食街的辐射带动能力,在美丽庭院示范户门前开设产品展销摊位5个,帮助村民寄售农家蔬菜、土鸡蛋等农产品,以“小家美”带动“大家富”,让庭院“微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

“让本地村民和外地游客有幸福感,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利俏锋介绍,在村里,只要村民愿意就有工作。除了美食街能提供工作岗位外,该村还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去年,成立了强镇富村公司,承接农村公共设施管护、日常清运等业务,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去年公司营业收入达50多万元。

   村民在小菜园摘菜。

建管并重
和谐共治形成治理“持久力”

去年5月,笏朝村率先创办了雅韶镇首个村办企业——阳东区富朝劳务有限公司,构建“村企运营+”模式,将乡村管护工作纳入村企运营范围,通过“物业进村”的乡村治理模式,由公司负责村场日常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同时该村发挥妇联组织优势,积极动员广大妇女群众参加绿植养护培训活动,提升绿化管护能力,推动绿化管护精细化、高效化。

此外,笏朝村完善“党建+微网格”工作机制,划分微网格31个,配备75名网格员,推进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向每一户村民延伸,实现“无缝服务”,使各类矛盾纠纷都在微小状态下得到化解。该村还依托“机关·两新·农村”党组织三共建和“百社联百村”等载体,充实网格力量,明确绿化管护责任,常态化开展绿化管护志愿服务活动,做好苗木管护工作,村庄苗木成活率达98%。

笏朝村修订村规民约,将植绿、爱绿、护绿等内容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三包”,主动认领房前屋后管护责任。把绿美管护工作纳入乡村治理积分管理范畴,将环境卫生、绿美管护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行为量化为积分,激励群众积极参与绿化美化及后续管护,形成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绿色文明新风尚,激发村民“我要治理”内生动力。


上一主题 : 在唠家常中提高群众防诈意识

下一主题 : 社区矫正从“心”出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