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工作无小事,关乎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从食材选择、农残检测、果蔬清洗,到烹饪加工、食品留样、送餐服务……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工序都来不得半点马虎。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学生和家长,并走访了阳江一中和市绿地小学,以了解师生的用餐情况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两所学校在严格把控校园食品安全质量、认真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均采取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措施。
市绿地小学家长到校陪餐。李凤娇摄
阳江日报记者/王勇明
11月29日11时许,阳江一中第一食堂,后厨井然有序,大厅窗明几净。临近午餐时间,餐品准备就绪,工作人员整齐就位,等待用餐师生的到来。
下课铃声响后,第一食堂迅速迎来了大批来吃饭的学生。食堂打饭窗口的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菜品。食堂阿姨胸前挂着工牌,接受广大师生的对员工分餐、售卖的监督。食堂公示栏张贴着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食材供货商名单、农残检测结果、员工健康证等信息。
食堂中央的显示屏分成16个方格小块,播放着后厨的实时监控画面,学生通过显示屏,可以看到工作人员的操作加工过程,后厨环境卫生也一目了然。
除了学生监督,阳江一中的食堂还受家长、校长和老师的监督。“每天都有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到食堂与学生一起用餐,把意见写在陪餐评价表上。家长则是自己报名,每周三到学校用餐,如果他们愿意的话,还可以全程监督后厨工作,提出意见。”阳江一中总务室副主任李健成说。
当日刚好轮到该校党委书记莫介健负责在第一食堂陪餐。“上次在这里吃炒饭觉得味道偏咸,所以我今天特意点了个炒饭,看看厨师有没有改进。”莫介健说。
市绿地小学也有类似的监督制度。今年9月,市绿地小学家长进校陪早餐73人次,午餐172人次。在本学期家长会上,该校向家长发放了2400份校园餐意见书调查问卷,回收2334份,满意度均达99%以上。学校对个别意见进行梳理分类,逐条回复,回复率100%。
“学校还成立了学校膳食监督委员会,发挥家长监督作用,保障家长参与招标采购、陪餐用餐、质量评价、安全检查、收支公开等重大事项监督。”市绿地小学副校长梁志成介绍,膳食监督委员会每个月都要走访周边市场,确保食材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让监督委员会成员审核食堂财务支出。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厨房开放日”,让家长代表到学校厨房各个区域参观,了解食堂的加工流程以及原料采购情况。
阳江一中学生在第一食堂用餐。王勇明摄
“学生吃得好,睡得好,运动好,成绩才好。”李健成说,学校食堂管理的任务,就是落实食品安全管理的各项细节,严把饭菜质量关,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
在阳江一中,食材验收受多方监管。“阳江一中坚持少用冻品,保证每天食材的新鲜。”李健成介绍,学校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处理食材的人等人员都是食材的监督者,每天参与食材验收,检查食材并在验收表上签名,承担相应责任。
为保证食材加工安全,阳江一中食堂设定了严格的加工流程,如蔬菜的处理要做到一择二洗三切,去头、去根、去皮、去杂;严格做到生、熟食物相分离,防止食物的交叉污染。在存储时,主食仓和副食仓按照相关要求24小时恒温、恒湿储存食品。冰库保证按照食物储存的温度要求进行存放,设置有0℃—10℃冷藏区和-18℃冷冻区。
在市绿地小学,每月都会安排领导班子成员早上四点半到学校进行“不打招呼”的飞行检查,既检查从业人员是否规范操作食品加工流程,又检查供货商的原材料是否质量合格,是否有相关的票据凭证等。
“近年来,市绿地小学持续加大厨房硬件设施投入,自2021年共投入80万元购置了防四害设施、农药残留检测机、全封闭送餐车、送餐电梯等,并在细节上安装了钢化排水渠内壁及细孔罩盖、密封地下水管道等,保证食材从进货、加工到送餐的全程质量安全。”梁志成说,在有供应商的农残检测结果报告的情况下,学校每天还会派专人检测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人防也是做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在采访中,两所学校均表示每日会对食堂员工进行晨检及业务培训,并且聘请专业人士到校开展食品加工流程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方面的主题培训课程。“为了优化服务管理,市绿地小学要求老师落实五次点名制度,不让一个学生落下,保证每名学生就餐到位。老师在分餐时还要规范佩戴厨帽、口罩等卫生‘装备’。”梁志成表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该校每月会在值岗教师中开展“优质服务之星”评比活动,以此提高校园餐的就餐服务质量。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众口难调,也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对学校食堂的食物满意,也有部分学校的家长和学生对食堂存在意见,却苦于没有反馈的渠道。
在市区某学校就读小学四年级的李碧琪(化名)直言,学校饭堂的饭菜很难吃。“每天中午在学校用餐,饭菜可能提前很多时间就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过去吃饭的时候,饭菜都凉了。因为我们学校人比较多,学生是分批次用餐的,每批用餐时间只有8分钟,我们根本就不够时间吃,因而吃得很匆忙。”李碧琪说,学校虽然在食堂和宿舍设置了意见箱,但是意见箱上方都有摄像头,学生都不敢往里投递信件。
“小孩每天放学回来都喊饿,一回到家立即找零食吃。”李碧琪的家长陈女士表示,作为家长,她对学校食品安全以及口味的问题十分关心,但是她只能通过和孩子聊天才能了解到一点,并不知道学校是否有途径可以让家长去了解食堂的情况。
家长吴女士的女儿在另一家学校读书,吴女士经常在用餐系统留意女儿在学校的用餐记录,发现女儿每次只吃4至5元的午餐。“女儿在读初二,她说她每餐只点一份鸡蛋或者青菜,因为她觉得学校没什么合她胃口的饭菜,所以希望学校能丰富菜品,根据学生的口味调整一下菜单。”吴女士说,若是想反馈意见只能联系班主任,但这对家长而言不是很好的选择,她担心班主任会认为她小题大做。
对于解决类似家长陈女士和吴女士这样的疑惑,阳江一中和市绿地小学在搜集学生和家长意见方面,就有一些值得其他学校借鉴的好做法。市绿地小学膳食监督委员会主任郑元参介绍,他的小孩在该校读小学四年级,自己也在膳食监督委员会任职了4年。“学校有49个班,每个班有5名家长代表在膳食监督委员会。家长对食堂有意见,可以在班群发言或者直接联系我,再通过膳食监督委员会转达学校。”郑元参说,市绿地小学处理意见总是很及时,而且该校的食堂工作十分透明,家长想了解食堂工作只要申请就能到场参观。
阳江一中则在食堂入口处放置学生意见本,设置校长信箱,多渠道搜集学生意见。“我想吃鸡扒。”“我想吃酸菜鱼!”记者翻阅学生意见本看到,学生的意见五花八门,每条意见食堂均有回应。
“每周学校都会开一次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摆在桌面上讲,如果是合理的意见就采纳,实在没办法解决的意见就跟学生解释清楚。”李健成说,比如部分学生喜欢吃煎炸、酸辣菜式,学校适当定期限量推出来满足学生味蕾,同时也引导学生健康饮食。
上一主题 : 智慧热线高效受理诉求12967宗
2025-03-25
2024-12-06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