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大海摄
在孩子学习成长的道路上,成绩往往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在校园里,有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初中一开学,有些孩子就像开了外挂,成绩一路“狂飙”,稳居班级前列,势头十分强劲;而另一部分孩子,小学时成绩优异,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模板,可一到初中或者高中,成绩就像坐了滑梯,直线下降,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近日,笔者采访了我市教育界人士,揭开这一现象的“面纱”,并探讨预防孩子成绩“断崖式”下滑的方法。
■ 文/ 林娜娇
人们常说,孩子只有赢在起跑线才能赢得未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孩子在起跑线的优势会慢慢被稀释,起跑线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最终成绩。
家住市区东源市场附近的彭女士就有这样的经历,她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二,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考试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是老师们口中的“学霸”。可一到初三,彭女士就形容: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像掉进了一个深渊,开始“断崖式下跌”,有时连考个70分都成了奢望。彭女士说:“为了让他赢在起跑线上,从初一开始,我们就给孩子安排了各科的培训班。”彭女士表示,孩子上培训班后,成绩肉眼可见地上升,在班里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表扬,但初二后,孩子对上培训班失去了兴趣,成绩也下滑了不少,上课时还会走神,做作业磨磨蹭蹭。为了让孩子的成绩“重返巅峰”,彭女士加大了孩子上培训班的力度,但效果不增反减。因此,彭女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跟彭女士一样,家长叶先生的孩子今年读高一,在小学、初中期间,孩子的成绩优秀,曾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和课代表。上了高中,考虑到学习的科目更难了,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吃透课本的知识点,叶先生给孩子报名参加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课外培训班。一个学期过后,孩子补习的科目成绩虽短期有所提升,但不久也迎来了下滑。
采访中,不少家长认为,给孩子报培训班可以提升学习成绩是“定律”。殊不知,“管出来的学霸”这一现象,常常让很多家长误以为“压力等于动力”。于是,打卡式学习、严格的时间表、无休止的培训班——这种“鸡娃”式教育,引来很多家长效仿。然而,教育专家指出,这种过度的外部干预和高强度的学习安排,虽然在短期内可能让孩子成绩有所提升,但长期来看,却隐藏着诸多隐患,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甚至导致孩子在面对学习压力时出现心理问题,最终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
培训班似乎已成为孩子课外学习的标配,那么,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要去上培训班?有的家长认为,上培训班是孩子通往学霸之路的“捷径”;有的家长却不这么认为。
家长麦锦区的孩子小瑜今年即将参加高考,从小学到高中,除艺术类科目外,孩子的其他科目从不上课外培训班,学习成绩在年级里依然名列前茅,还获得了学校颁发的多种奖项。“孩子平时学习很自觉,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听课很专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善于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并坚持每天进行复习和预习。完成学习任务后,孩子就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麦锦区表示,他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从不过度干预孩子的学习安排,而是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麦锦区表示,上培训班短期看似能快速提升孩子成绩,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过度让孩子参加培训班不仅没有效果,甚至可能会让孩子在不断加码的压力中彻底崩溃。“培训班并不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唯一途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靠的不是外部‘投喂’,而是自我管理,通过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同样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麦锦区说。
对此,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邓梅分析指出,培训班常见的“填鸭式”灌输学习方式,不利于孩子自主思考和自我启发能力的养成。那些过度依赖外部培训和“鸡娃”式教育的家长,往往会忽略对孩子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最终可能让孩子沦为高分低能的“陪跑者”。成绩成为衡量孩子能力的重要标准,已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识”,然而,成绩下滑并不完全等同于孩子能力的欠缺,心理因素、社会压力以及学习环境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对孩子的学习表现产生影响。
如今,“鸡娃”现象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常见做法。为了让孩子在学习上“开挂”,家长们总是让孩子频繁参加校外培训班,希望孩子能在学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过度依赖培训班的方式,反而导致孩子与那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自然学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培养孩子的自我思考和管理能力,是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邓梅表示,自我思考能力是指孩子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当孩子具备这种能力时,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并在遇到难题时主动寻找解决方案,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管理能力则涉及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和目标设定等方面,良好的时间管理能让孩子高效利用学习时间,避免拖延和临时抱佛脚,情绪管理则有助于孩子在面对学习压力时保持冷静和专注,而明确的目标设定则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有方向感。
“当孩子具备自我思考和管理能力后,他们能够自主学习,进行自我调整,并在学习中保持持久的兴趣和动力,不再需要过度依赖课外培训和额外辅导。”邓梅表示,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和家校共育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制订学习计划、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时间。
“培养孩子阅读、观察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也是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邓梅表示,阅读能够让孩子接触到丰富的信息和知识,有助于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和深入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孩子可以锻炼记忆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观察能推动知识面的提升,善于观察的孩子会从生活中汲取知识,从书本中拓宽视野,这能推动孩子成绩的稳步提升。此外,提升综合素养意味着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强大的发展能力,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从容。
上一主题 : 【关爱未成年人】阳江市教育局德育专干周雪燕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主题 : 感受非遗魅力!阳江举行风筝DIY比赛
2025-03-25
2024-12-06
2024-04-16
2024-04-16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