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阳江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明聚焦 - 【关爱未成年人】阳江市教育局德育专干周雪燕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爱未成年人】阳江市教育局德育专干周雪燕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25年03月05日 编辑:

名师档 周雪燕

市教育局德育专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阳江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阳江日报记者/盘聪颖

从教32年,周雪燕接触过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基层教学经验。在此过程中,她尤为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反思、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以“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为载体,牵头开展班主任“日月谈”活动,探索建立了“阳光行动”教育品牌,致力于搭建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的桥梁,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规则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而变化。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老师,立德树人与抓好学业同样重要。”周雪燕分享,曾经,她在带教班级里开展“开口心开”故事会,每节课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校园故事、生活趣事等,然后引导全班同学对这件事情进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敢于发声、乐于发言。

周雪燕认为,遇到教育问题时,老师不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次晚自习,她发现班上有个学生在“开小差”,她并没有直接指出这名学生的问题,而是询问学生讲话的原因。经她沟通后得知,原来这名学生遇到了学习难题,他迫切地想要找到解题方法,于是咨询了同学。周雪燕对此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允许学生在班级里小声讨论,或开设一个专门的“讨论角”,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2015年,周雪燕担任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班主任“日月谈”活动,要求班主任利用专业知识,每日至少和一名学生谈话,每周至少和一名家长谈话,每月至少和一个同事围绕案例谈话,做到谈前准备(了解背景,制定目标)、谈话记录(记录主要过程)、谈后反思(围绕目标反思过程和效果)。

“呵护学生成长要从‘心’开始。对于班主任而言,要关注教育细节并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批评教育的做法。”周雪燕说,在谈话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掌握正确的谈话方法和态度,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开展。谈话内容多以鼓励为主,按照“了解情况—明确目标—积极倾听—理解共情—指导建议—跟踪评价”的过程进行谈话,既能提高班主任的表达能力,为增强班主任工作实效提供多种方法,又有助于把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凝聚在一起,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出谋划策,实现相辅相成、融合共赢。

近年来,周雪燕致力于推进“阳光行动”工作,通过开展“阳光心理”课程、“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阳光家教”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水平。

周雪燕介绍,“12345阳光行动”工作路径,即是抓住“培育时代新人”1个中心,夯实校内校外2大实践教育体系,健全3个阳光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开展4类特色活动,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5大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搭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接力赛。”周雪燕建议,要加强馆校协同、医教互促、社教同频、警校同步等联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农林、科技、健康、法治、非遗等知识。如公检法司等部门组织专家走进学校授课,企业打造豆豉、刀剪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研学基地,制定主题开展乡土教育、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多彩的社会大课堂中接受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更需要“培优”。周雪燕表示,每个星期五,她会定期组织名师结合当下的教育热点,在教育公众号、微信群中开展“阳光家庭”微课堂,通过老师授课、家长点评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目前,“阳光家庭”微课堂已发布176期,平均每期吸引约600名家长参与,“阳光家教”成效初显。此外,还要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题,邀请教育专家、“五老”干部、优秀家长代表等群体走进课堂授课,把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德育特色,助力“阳光行动”工作品牌持续发展。


上一主题 : 违建房屋占用巷道难题一朝解|江城区城北街道主动靠前调解基层矛盾

下一主题 : 过度“鸡娃”得不偿失自主学习才是成绩“密码”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