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淡化物质回归亲情 守住春节年俗的“魂”

淡化物质回归亲情 守住春节年俗的“魂”

来源 : 阳江日报 发布日期 : 2018年03月02日 编辑: 张健青

本报全媒体工作室开展“拜年走亲戚”调查采访,绝大多数受访市民怀念年味


PJPG000104331102


大年初二,阳东区大八镇清湾村,外嫁女带着家人回娘家拜年走亲戚。


过年走亲戚二维码


扫二维码看阳江人怎么拜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之于国人,最被看重的是“凝聚亲情”的意蕴。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亲情关系和观念在变化,并反映在“走亲戚”年俗仪式和人的心态变迁上。

还记得小时候浓浓的年味吗?你的亲戚朋友还好吗?今年春节期间,本报全媒体工作室开展了“阳江人怎么拜年走亲戚”的网络问卷调查,共有369名市民参与,问卷内容涉及“走亲戚”方式、数量、代际范围和态度等方面。同时,记者探访了阳江民俗文化学者,请他们解读阳江人春节“走亲戚”的方式和观念变化。

调查 九成受访者会登门或聚会拜年

“序长幼拜尊属戚族”。拜年走亲戚是古老的春节习俗,在数千年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意涵和礼俗仪式,老一辈阳江人称为“去村”。拜年走亲戚的核心在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礼节,起到维系血脉亲情、加强社会整合的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九成受访者仍“往来相贺”给亲人拜年。在“春节给亲戚拜年,多数采取哪种方式?”一项,近六成受访者表示选择登门拜访,近三成受访者则选择家庭聚会,约一成受访者选择微信和电话拜年。

大年初一,阳光灿烂,全媒体工作室记者来到阳东区雅韶镇笏朝村。村民谭叔清早就开始张罗给亲戚拜年和家中招待客人的礼物。谭叔说,每年正月初二都先到“外家”(岳父岳母家)拜年,之后是三个外嫁的姐妹相互串门,如此来来往往就到年初七了。“阳江人很重人情味,我们每年春节都是如此,人不走不亲,老祖宗传下的东西不能丢。”谭叔说。

而居住在城区的市民陈华,腊月廿六已经在酒店订好了年初三的家族聚会饭席。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每至除夕,兄弟姐妹都会聚集在一起吃团圆饭。表亲、堂亲的家族团圆,通常是在春节期间,各选定一天聚餐和在市内游玩,今年堂亲这边的聚会由他牵头。

“春节假期很短暂,要忙的事情很多,但亲人团圆不能少。”陈华说,亲人间更重要是平时多联系,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找一家酒店聚餐,一起聊家常增进感情,同时到处走走踏青,是不错的拜年方式。

通过春节拜年联络亲情是主流观念

中国人重家庭、亲情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传统的农业社会,生活生产依赖于土地,人力显得原始而有限,家庭是主要的生产单位,亲属邻里的互助是生存必需,人们在其中需要相互依赖的情感和物质支持,也形成了文化礼俗。

在“你怎么看待‘拜年走亲戚’习俗”选项,35%的受访者选择 “亲情无价,祖辈传承下来的习俗不能变”;44%选择“联络感情,一家人和和美美”;11%选择“平时工作或生活上需要获得帮助”;仅有10%的受访者认为“没有意义,纯属形式化的习俗”。亲情割不断,过年要团圆,仍然是阳江人“拜年走亲戚”的主流价值观念。

市民苏先生是一家服装厂的老板,他认为,亲戚关系既有互帮互助的意义,更是基本的情感需求。在日益商业化的社会,亲缘关系中价值交换功能在弱化,如企业招聘的工人,在上世纪90年代大多是同宗同族带动外出打工,现在更多是出于自主选择。“大家遵循传统年俗,是从小培养形成的习惯,更多是在主动地维系亲情。”苏先生说。

仅有3%受访者春节会走远亲

调查显示,阳江人“拜年走亲戚”的代际范围明显缩小。对于“春节期间,走亲戚的最大范围是什么”选项,45%的受访者选择“只拜访父母和亲兄妹”,52%的受访者“拜访姑舅表亲和叔伯堂亲”,仅有3%的受访者表示“会拜访远房亲戚”。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等都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亲属关系作为重要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源,也在不断变化。

60后苏阿姨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春节和平时往来的亲戚代际范围要比现在大很多,逢年过节一家人还会去拜访爷爷和奶奶的表亲、堂亲。“如今80后90后这一代,很多已经搞不清楚这些亲戚的称呼。”言谈之间,透出一份遗憾。

苏阿姨回忆,以前的亲戚大多是居住在同一个村子或者镇,距离没多远,到了年节经常会拜访。这些年来,她家的亲戚陆续搬到了县城或者市区,一部分还留在村镇,远房亲戚来往越来越少,下一代有的甚至互不相识,更谈不上经常走访。

市民谢先生说,他身边的情况也类似。他认为,中国的家庭模式和观念,正经历大家族到小家庭的过渡。人们的生活地域扩展,活动范围扩大,大范围的亲属关系很难再维持,“随着老一辈逐渐离去,远亲这种概念会慢慢淡化。”

拜年送礼、发利是走简约风

“拜年走亲戚”的花销是绕不开的春节话题,在网络上,“人情债”甚至遭到网友集体吐槽。今年春节期间,全媒体工作室记者随机走访了24位市民,绝大多数人表示,送礼和发利是的花销不会太大,要控制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在一些受访者那里,不送礼也成为一种新的拜年方式。

住在阳东区的陈阿姨介绍,这些年家里外出串门拜年,三个姐弟家的礼品都是由她购置的,花销1500元左右。她拜年时会精心给老人、小孩准备礼物或利是,其余亲戚则是普通的水果和礼盒。“现在家庭不愁吃穿,送礼主要是表达一份心意。”陈阿姨说。

“广东这边的春节红包大多是100元或者几十元,不会觉得有多大压力。”在广青公司工作的张先生是河南人,2015年在阳江买房后,这两年就留在阳江过年。他说,每年春节都要和老婆一家吃年饭,给老人小孩派利是,开支总额并不大。

记者了解到,部分通过家族聚会、外出旅游方式“走亲戚”的市民,相互不送礼已经达成默契。“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的生活经历了稀缺到自足,到追求丰盛,再到少而精的品质化几个阶段。”市民陈华认为,生活追求的变迁也体现在过节心态上,以往繁琐的“礼尚往来”近年逐渐淡化了,人们更注重表达亲情、创造快乐,这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

数据分析


1



2



3


访谈 淡化物质回归亲情体现社会进步

“我们不能以方式的新旧给人情的厚薄下定义。”阳江民俗文化研究者冯峥认为。

冯峥说,阳江人走亲戚方式的演变,尤其是在物质方面化繁为简、回归亲情本身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虽然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不是日常走动所能比的,但无论春节走亲戚与否,只要能与亲人保持相互往来,就不必太过苛求走动的方式。

冯峥同时认为,亲人间见面互相问候的意义在于传递亲情,以电话、微信送祝福来取代面对面的交流,如果没有路途等原因,并不可取。“譬如说,用微信红包取代面对面发利是,礼虽然到了,情却没有到位。老人家给小孩送压岁钱,冷冰冰递过去,跟抚摸着小孩的头给,会给孩子截然不同的感受。”冯峥说。

冯峥介绍了老一辈阳江人走亲戚的礼俗。过去“走亲戚”要遵循严格的长幼亲疏次序即“礼数”,按血缘关系先内后外,以辈份高低定先后。具体做法各村各镇有些差异,但大体相同:年初一给爷爷奶奶拜年,年初二是外公外婆,而后轮至叔伯与舅舅,最后是姑、姨。

在约定俗成的礼俗之下,每个人在亲属关系中都有明确的定位,很少会有人无故破坏,如果谁当这种“愣头青”,就会被认为不懂礼数、没有规矩。

传统年俗仪式让亲情更温馨

“在过去,‘拜年走亲戚’是很隆重的事情,要自己做饼做煎糍,渔民带海鲜,山村里的就带鸡带鹅,家里有客来了要准备最好的饭菜招待”。陈慎光多年研究阳江民俗文化,至今仍怀念小时候浓浓的年味。他说,在春节不平常日子的氛围里,亲人间都会对相聚的情景记忆深刻,亲情就更浓了。

陈慎光介绍,阳江地处沿海,人们的居住环境比较多元,过去有岛民,有疍家,有城市的,有乡村的,平日走动不易,春节“拜年走亲戚”是维持亲情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陈慎光认为,不少现代人之所以感叹亲情淡薄,往往是因为形式多于仪式,尤其是每个人能亲身参与其中的仪式。但现代人也形成了一些值得提倡的做法,如一些大家庭集体回祖屋打扫、祭祀,家庭内部举办文化娱乐活动,或者集体外出旅游。这些都为亲人间密切互动,留存美好记忆提供了载体。

采访手记

珍惜春节团圆,记住这份乡愁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最深层的文化意蕴——亲情、和睦、欢乐,及对未来的美好祈盼,从未变化。春节是生命的时序,人伦的仪典,年俗仪式的核心意义,在于维系血缘共同体和谐运转,为人们提供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节最重要的内涵,在于它是情感的黏合剂,是情谊的强化剂。

祭祀、贴春联、舞龙狮……在传统社会,春节的年俗活动人们参与其中,真切感受年味,体会浓浓亲情。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迈向商业化,社会重构剧变,在这一大背景下,亲情关系和年俗仪式也烙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

最近这几年对于“年味”的讨论非常火热,体现的是人们对传统节日氛围的怀念,以及让节日回归血脉亲情的期盼。通过调查走访,我们观察到,阳江人“拜年走亲戚”这一习俗呈现简化形式、回归亲情的趋势。在新旧年俗的演变过程中,可变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涵,亲情和团聚是年俗的“魂”。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最难忘是故乡,最难舍是亲情。珍惜春节吧,让我们在这个节日里看山望水,记住一份浓浓的乡愁。

■ 策划/黄仁兴 ■ 统筹/梁小可 张文兵 ■ 撰文/林显军 林晓琼 任明皓 ■ 摄影/刘再扬 陈建华 ■ 制图/沙佩瑜


上一主题 : 阳江市政务服务大厅完成升级改造投入使用

下一主题 : 让急救常识成为“必修课”

用微信扫一扫